第318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47 字 1個月前

第3188章

李文斌是去年己丑科會試的進士,當初己丑科會試為了照顧北方光復區考生,特意從當年二月挪移到了當年九月,殿試之後又根據慣例給予進士們半年假期,以便新科進士回家探親訪友,所以,當時名次高中二甲一百零三名的李文斌便回家了一趟,要不是吏部規定三月底之前必須回南京參加翰林院培訓,他還想着在家鄉多悠閑幾日了。

不過既然已經回到了南京,李文斌便自然而然的把心思收了回來,要知道,隨着三年前庶吉士考試的改革以及新官制的落實,己丑科進士的前途將很大程度的取決於接下來的庶吉士培訓,因此,李文斌自然需要走訪前輩和同鄉,以了解庶吉士培訓的關竅。

“飛驥,根據陛下的指示,庶吉士培訓分國計、律法、工程、經傳、戎政、諸夷幾門課程。”已經得授正八品國子監監丞的同鄉前輩、乙酉科(弘光元年恩科)二甲進士章宗周向小老弟說明道。“每個庶吉士都要選擇其中三科就讀,然後在三年後,參加各部寺院的擇員考試,如果你沒上對應的課,擇官考試絕對是沒辦法通過的,而且每個人當年只能參加兩次擇考,若是兩次都通不過,就要耽擱三年了。”

李文斌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便仔細探問道:“前輩,這些科目中哪些更有前途?”

“新官制才剛剛頒布,翰林院和國子監的教改也是第一次弄,所以,誰也說不清哪一科會更有前途,”章宗周解說道。“但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掌握國計方面的知識,更容易進入各部及地方要職;掌握律法方面的知識更方便進入刑部和大理寺的衙署,未來也有相當機會進入都察院;工程的知識不用說了,日後要麼肥的流油,要麼就是天牢常客;掌握經傳方面的知識,更方便進入太常寺、禮制院;掌握諸夷方面的課程,則方便進入鴻臚寺和理藩院;至於掌握戎政,則是走兵部這條路數;若是你能三科都取得好成績,或掌握了更多課程,則可以嘗試去考翰林院。”

說到這,章宗周補充道:“但哪個部寺院是熱門,哪個部寺院是冷曹,相信庶吉士們都會有判斷的,所以,熱門不一定好考,冷曹有更多的機會,至於具體怎麼選,還得是你自己拿主意,別人真要建議錯了,保不得受你埋怨一輩子的。”

正所謂一步慢步步慢,真要耽擱三年,那仕途就會出現波折,的確是沒人敢出錯主意。

李文斌哀嘆道:“陛下突發奇想,真是要人命了,以前進士任官哪有這麼複雜!”

章宗周笑了笑:“卻是如此啊!不過,陛下的想法也是對的,進士直接就任知縣及相應官職,根本不能搞清楚了內中關竅,少不得被胥吏欺瞞乃至欺負,搞不好還會為胥吏闖下的禍頂了缸,留下不懂事的惡名,想來,這也是你我不願意遇到的。”

李文斌點點頭:“這倒也是,被胥吏操弄,的確與國與己都不是什麼好事。”

想明白了後果,本身又無力反抗,因此,李文斌認命道:“前輩的意思,文斌明白了,接下來三年,依舊會頭懸樑錐刺股、用足十年寒窗的力來,仔細學習各課的。”

章宗周想了想,特別提醒道:“三科之中,經傳一定要讀!”

李文斌問道:“這是為何?”

章宗周嚴肅道:“陛下或許不看重經傳,但各位老前輩們還是看重的!”

李文斌恍然大悟:“沒錯,是得德才並重!”

章宗周指點道:“應該是隆禮至法則國有常,尚賢使能則民知方。”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