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3章
如此算下來,商稅一年只要收個200萬兩即可了?
對不起,你算錯了,須知道除了軍費及人員薪俸外,其他地方也是要用錢的,什麼行政法、備災金、河工銀等等等等,加起來也不是小數目!
朱由崧已經七折八扣了,還是得出了前期每年需要支出300~350萬兩的數字,這300~350萬兩的支出,完美的把內廷貼補費用給填進去了,根本就沒有一絲的余量----這還是沒有計算,日後由國家財政負責京營、勇士營及三洋水師的情況,若是真算上了,那可不就是一年得有至少3000萬兩營收才能打平收支賬目嗎?
朱由崧說完了,在場的大臣小臣們也基本心算完了賬目,一個個臉色都十分的難看,顯然是不看好商稅增長的速度能保證到時候一年550萬兩的收入。
但未來商稅到底能收多少,收不齊會出現多大的窟窿,那都是未來的事,眼下最重要的是通過稅改方案,免得來不及夏收秋收時實施了----其實夏收已經開始了,但夏稅還沒有開始交----因此,最後還是首輔馬士英勇敢站出來緩和道:“陛下,國家用度吃緊,今後顯然更要減省支出才是!”
朱由崧對於馬士英插諢打科的態度略有些不滿,但也沒有強逼文官集團,準備溫水煮青蛙的他順水推舟的說道:“之前卿等有提及過遷都之事,說起來,朕也想把國都遷回北京,但眼下看來,實不能也啊,所以,遷都之議,十五年後再說吧!目前還是維持北京行兵部、北京國子監以及奉天三行部的格局!”
朱由崧給了個台階,馬士英立刻順坡下驢了:“臣領旨!”
朱由崧看向其他幾名軍機大臣:“若沒有其他的意見,那就準備擬旨吧!”
戶科都給事中章正宸、度支科都給事中諸懋源面色都有些掙扎,顯然他們也知道,自己萬一代表戶科和度支科通過了相關決議,士林的矛頭肯定會指向自己的,但若是不同意,朱由崧這邊又說不過去,難不成真想着去某家王府當個王府官嗎?
故而,掙扎了一會後,也算是朱由崧親信臣子的諸懋源首先妥協了,只見他躬身應道:“度支科領旨!”
現在壓力都來到了戶科這邊,不過章正宸同樣不敢犯顏直諫,所以他咬牙切齒的跟着應道:“戶科領旨!”
馬士英立刻把相關文件遞給了代表司禮監的盧九德,盧九德捧着稅改草案、養廉銀和養老銀草案、廢止優免和給予有功名但未出仕者錢糧的內閣呈文退出了乾清宮,去往了司禮監;稍後,司禮監會在這些文件上批紅,並重新發回內閣,內閣拿到后,將擬寫頒告天下的詔書,詔書將送往戶科和度支科確認,若戶科和度支科不做否定,則在太常寺下尚寶司用玉璽后正式生效並詔告天下。
等盧九德離開后,馬士英請旨道:“陛下,稅改既然完成,臣請再次解散軍機處!”
朱由崧沒有接受:“還有學制改制呢,軍機處不用撤銷,改組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