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4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62 字 1個月前

第3244章

雖然清虜跑了,遼東不戰而下,但遼東邊患依舊存在,所以,朱由崧決定於弘光七年的春夏之交發動對科爾沁草原的攻擊。

但進攻草原,步兵帶太多是不合適的,所以,朱由崧便遣返了隨他北上的10個步兵團、4個輜重團,然後重新從南京調遣了1個京營騎兵師、1個京營騎馬步兵團,從中都鳳陽府調遣了2個京營騎兵師,從承天安陸府調遣了1個京營騎兵師,從奉天河南府調遣了1個京營騎馬步兵團北上。

除了調動京營騎兵以外,朱由崧還下令從順天軍、薊州軍、新永平軍(即原本從順天、薊州兩軍調往永平,接替山海關等地防務的4個師)中抽調3個騎兵師、2個騎馬步兵團,從畿東道、畿南道、山東道、河北道抽調6個騎兵團、3個騎馬步兵團前往遼寧。

如此一來,在春末的時候,朱由崧就可以統帥5個京營騎兵師、2個京營騎馬步兵團、5個邊軍騎兵師、6個內道騎兵團、6個邊軍及內道騎馬步兵團(註:給遼寧軍留了1個騎馬步兵團)及1個邊軍步兵師、1個北洋水師陸戰旅、勇士營3個團、2個京營輜重團、3~4個邊軍輜重團,約計5萬兵馬殺向科爾沁草原了。

當然,對於廣闊的草原來說,5萬人依舊有些杯水車薪,但朱由崧從未指望一戰就擊敗對手,而是會依託西遼河幹流和支流耐心的修建起若干連續性堡寨,進而逐步壓縮科爾沁人的生存空間,從而迫使科爾沁人主動決戰,或主動逃亡。

而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朱由崧屆時還會動用祥福瑞的兵馬於北線呼應----即沿塔爾河(洮兒河)、曲裂兒河(歸流河)深入,並同時修築沿線商棧----讓科爾沁人首尾難顧;此外,朱由崧還會動用託庇於萬全行都司名下的蒙古各衛,從西向東進攻,一方面掩護明軍在大凌河中上游地區修築堡寨,另一方面也配合南北兩路明軍,威脅科爾沁腹地······

“撤銷原寧遠水師,所部改編為塘沽水師團和牛庄水師團。”朱由崧如是決定道。“原寧遠水師總兵官鄭鴻逵調往南京出任大都督府船械司同掌司事,並調嚴德桓和吳三桂為新設戰史譯文司掌司事、同掌司事!”

大都督府原來設置有戰史條例司,這次將兩個司分開了----這麼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安置黃得功----條例制定事務繼續由條例負責,戰史研究歸戰史司負責,另外,新成立的戰史司還下轄譯文處等單位,以追蹤泰西的最新軍事成果(包括研究西洋各國的戰法戰略和武器裝備),並為西廠泰西班提供必要的培訓。

至於消化了寧遠水師,會不會讓鄭芝龍產生某種擔心,朱由崧倒是並不特別在意----是的,朱由崧現在還沒有卸磨殺驢、剷除了鄭家的想法,但如果因此能讓鄭芝龍更加恭敬、更加服帖,倒也是不錯的結果,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敲山震虎了。

不過朱由崧的旨意剛剛發出去半天,南京就送來警報:“皇爺,占婆國向朝廷求援,聲稱,安南阮主發兵三萬威逼賓童龍,占婆無力抵抗,還請朝廷為其做主!”

朱由崧想了想:“唐藩剛剛於西貢地立足,占婆之存在能避免唐藩直面阮氏之威脅,所以,得救占婆,這樣吧,傳旨鄭芝龍,讓其率兵艦威逼會安,迫使阮主放棄南侵!”

萬世眨眨眼,提議道:“皇爺,阮主與鄭主相持多年,已是不可調和之宿敵,何不令鴻臚寺聯絡鄭主,夾擊阮主,從而一勞永逸,解決占婆之威脅呢?”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