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86 字 1個月前

第3252章

車到廣渠門,內侍去把稅監給叫了過來,由於崇文門稅關目前由御用監直領----在崇禎朝之前,崇文門稅關是屬於御馬監管理的----因此負責稅關的監丞來到朱由崧騾車前,直接跪了下來:“奴婢見過老祖宗!”

是的,監丞把朱由崧當做隨扈的某位司禮監秉筆了,對此,朱由崧也不解釋,直接問道:“稅改后,每月增加了多少收入?”

監丞回復道:“回老祖宗的話,奴婢接手時,廣渠門稅關一個月收入一百七十二兩四錢三分三厘半,稅改的旨意頒發后,一個月能收五百七十七兩五錢一分七厘!”

朱由崧記得清楚,當年萬曆皇帝把崇文門稅關給福王府的時候,一年有八萬兩的稅銀收入,摺合下來一個月也就六千七百兩上下現而今一個月才六百兩不到,可以說說連十分之一都沒有,且這還是商稅增加三倍半的結果,可想而知,如今的北京是何等的殘破冷清。

不過朱由崧仔細算了算:“這賬不對吧,應該是六百兩以上才對,怎麼才五百八十兩不到呢?莫不是你們上下其手了?”

監丞急忙解釋道:“奴婢不敢,若按原先三倍半來算,稅銀的確應該是六百兩朝上,但一方面稅改后小額的徵收有減免,另一方面稅改之後,北京的市面進一步蕭條,進城的商貨數量比以前少了,自然稅也少收了!”

為表明明廷並非是一味的橫徵暴斂,所以,稅改后,商人通關時攜帶的商品總價值低於一兩白銀的話,將享受免稅待遇,如此小商人及趕集百姓可以減輕了負擔、不至破產和無法糊口;但對於稅吏來說,一文兩文的稅收雖然很少,但架不住量大,這加起來,一個月就會少收三、五兩了!

至於市面蕭條的原因要歸於商人在銷售時大幅度進行了漲價,老百姓買不起,自然商品就滯銷了,而坐商滯銷,就會減少採購,廣渠門這樣的稅關收到的過稅自然就減少了!

水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所以,在眼下廣渠門稅關收稅基數不高的情況下,朱由崧也沒必要對幾個中級內侍盯的太緊,因此,朱由崧沉默了一會後,衝著陪同出遊的東廠提督趙山說道:“市面上囤積居奇還是打擊的,但關鍵在於外銷要暢通,等把錢流轉起來了,眼下的局面是會改觀的!”

趙山不知道朱由崧說這番話時的內心活動,因此他單純領悟了前半段話:“奴婢明白,一定盯緊了市面上,斷不準奸商囤積居奇,操作物價!”

朱由崧吩咐道:“辛苦錢還是要給人家賺,但絕不準出現暴利!”

朱由崧要跟大商人借一下人頭,籍此來緩和城市市民對物價上漲的不滿,但這種做法,是開了歷史的倒車,與朱由崧私下主張的重商主義是背道而馳的!

可事實真是這樣嘛?

要知道國內市場是一直存在的,殺了幾個與朝廷對着乾的大商人,不但能讓宮廷和朝廷賺個盆滿瓢溢,而且把原本飽和的市場給空出來了,反而能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

趙山應道:“是,奴婢知道該怎麼做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