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2章
“陛下!”吏部尚書張國維向朱由崧奏報道。“經吏科審核通過,吏部決定先設置一個渤海道來統管陛下之前所言的四道之地!”
考慮到將北疆劃分為四道設官太多,所以,吏部和吏科認為可以先設一道,等日後人口充實了,再分解為四道,對此,朱由崧不置可否!
見朱由崧沒有表明態度,張國維便繼續往下說道:“之前在渤海地,祥福瑞共設置了一等商棧四處、二等商棧十處、三等商棧二十八處、四等商棧十一處;故吏部議定,將這五十三處商棧轉為州縣,其中一二等商棧定為散州級別,三四等商棧定為縣;並以博和哩為渤海道首府,更名為西升州(以原喜申衛的舊名得名)······”
等張國維說完了,朱由崧回復道:“昔日祥福瑞統治北疆時便有轄區過大、鞭長莫及的感受,如今吏部只設一道,豈不是重蹈了祥福瑞的覆轍嗎?朕為什麼要改革官制,是為了多幾個冗官嗎?不是!朕一直說治政宜細不宜粗,多三個道級官員,朝廷財政就破產了?不是吧!朕剛剛裁了四萬兵,每年節省了八、九十萬兩銀子,難不成養活了三個道的官?”
張國維爭辯道:“可以祥福瑞移交之地圖來看,陛下所謂鯨海道,南北狹長,也很難管控,而黑河道一樣是東北相對繁榮,西南及西北極為偏僻,不好管理的!”
朱由崧想了想,言道:“那就以原黑河道內葛林河以北、鯨海道內曖彧河-斡蘭河以北置一道,治所永寧寺;以原鯨海道南部及烏蘇里江支流麥蘭河東岸並朝鮮歸還之鏡北地置一道,治所從西升州南移比興周邊,以方便轄治該道;合江道和嫩江道管轄區域不變,前者治所舊三萬衛(依蘭),後者治所卜奎(齊齊哈爾);至於原黑河道割棄之不毛地,繼續由祥福瑞號代為管治。”
張國維心說,這麼搞還不如之前呢,但朱由崧已經做了決定,而且是重複了過去的安排,吏部也不好頂牛,所以,他應道:“是,臣回去后就跟吏科重新商討!”
張國維退下后,理藩院院使錢位坤按照順序走進來報告道:“陛下,朔方都司急報,喀爾喀三部向朝廷恭服,原為大明內藩,並願尊奉陛下為蒙古大汗!”
朱由崧冷然道:“看起來喀爾喀已經到了絕境了!”
說罷,朱由崧問錢位坤道:“理藩院對此有什麼意見?”
錢位坤回復道:“理藩院認為可以接受喀爾喀人為朝廷內藩!”
朱由崧逼問道:“收了喀爾喀人容易,若是建虜明年再攻喀爾喀,朝廷救是不救!”
“朝廷當然要大張旗鼓的去救!”錢位坤回答的很果斷。“決不能坐視建虜消滅了喀爾喀人,永久霸佔了喀爾喀之地,那樣的話,後患無窮。”
朱由崧笑了起來:“朕同意你們的意見,的確得大張旗鼓的救!”
朱由崧隨即向左右下令道:“讓張良相和劉肇基來見朕!”
不一會,大都督府參軍司的兩位主官出現在了朱由崧面前,就聽朱由崧向兩人交代道:“參軍司馬上做個計劃,明年開春,向松漠、饒余、朔方三都司徵調二萬名蒙古騎兵,並宣大軍一萬、狹北軍一萬、固原新軍騎馬步兵師、騎兵師各一,北攻喀爾喀!具體走哪條路線北上,你們來定,記得聲勢鬧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