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8章
一周后,Cornelisvan der Lijn總督率領的荷蘭艦隊毫髮無損的通過了龍牙門海峽,出現在了馬六甲附近的洋麵上。
發現荷蘭艦隊大舉來襲,之前正在封鎖馬六甲外海的2艘英國船、1艘法國船、1艘丹麥船迅速向馬六甲海峽西端出口逃去,於是,Cornelisvan der Lijn總督便一面指揮5艘速度較慢的船隻進入馬六甲港駐泊,並命令另外6艘航速較快的船隻繼續對4艘敵艦實施追擊。
然而等Cornelisvan der Lijn總督下了船,才知道馬六甲除了遭遇海上封鎖外,並沒有遭到陸路的攻擊,因此實際上是虛驚一場。
不過,Cornelisvan der Lijn總督認為事有蹊蹺,所以,生怕被人再次封鎖在馬六甲港內的他,立刻命令巴達維亞艦隊名下的5艦停止靠泊,然後移泊到港外。
對於Cornelisvan der Lijn總督的命令,各船船長都表示了不滿,為此,總督做出妥協,允許各船輪流靠港補給及讓水手下船放鬆。
又過了四天,追擊部隊回來報告稱4艘敵船已經逃出了馬六甲海峽西端出口,然後四散奔逃了,所以,追之不及的6艘荷蘭武裝商船只能回航報告。
報告讓這兩天百思不解的Cornelisvan der Lijn總督愈發疑惑了,難不成【新斯內克號】等5艘前往長崎貿易的商船真的是歐洲“聯軍”攔截的?那麼台窩灣商棧失去聯繫又是誰幹的呢?大明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並不知道什麼叫做調虎離山之計的Cornelisvan der Lijn總督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答案來,所以,他便決定糾集11艘商船前往穆西河口威懾一下瓊州水師的特遣艦隊!
其實,巴達維亞艦隊這11艘武裝商船中有3艘是着急趕回歐洲,但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他們現在可是在東南亞地面上,由此,只能委委屈屈的服從了Cornelisvan der Lijn總督的命令,跟着大隊人馬一起開到了蘇門答臘東北部的邦加海峽。
說實話,Cornelisvan der Lijn總督在率艦開入邦加海峽前,還擔心遭到明軍的伏擊呢----邦加海峽只有30多公里寬,非常合適瓊州水師使用傳統的縱火船戰術----可是等巴達維亞艦隊開到了穆西河口時,總督才發現,瓊州水師的夾板船及補給船都消失不見了。
這又是什麼情況呢?
想不明白的Cornelisvan der Lijn總督便派130噸的【牧羊犬號】深入穆西河,抵近巨港進行偵查,但【牧羊犬號】上行不久,就遭到了岸上的炮擊警告,沒打算現在就跟明廷翻臉的荷蘭人只好灰溜溜的退出了穆西河。
在【牧羊犬號】試圖深入穆西河抵近巨港城期間,Cornelisvan der Lijn總督忽然靈光一閃,所以,等【牧羊犬號】灰溜溜的退出穆西河后,總督不顧歸國船隻上船長及隨船商務員的強烈抗議,帶着他們及其他船隻十萬火急的返回了巴達維亞。
弘光八年二月二十九日清晨8時許,已經距離巴達維亞還有不足20海里的巴達維亞艦隊赫然發現了攔阻在他們前方的明軍艦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