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4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14 字 1個月前

第3324章

“朝廷的天軍到了,紅毛的艦隊已經在外海全軍覆沒了,所以,現在紅毛都在往城堡里逃!”雖然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城市內對荷蘭人、中國人、爪哇人實施分區居住的政策,但是由於中國移民的上層與荷蘭方面有着非常緊密的商貿關係,所以,有些消息不是巴達維亞市政府想瞞就瞞得了的。“對此,我們該怎麼辦?”

說起來,在場的僑領們實際是最不希望明軍擊敗荷蘭人,奪取對巴達維亞的控制的!

啥?僑領不是漢奸?這樣評價他們太過分了?

是的,這些中國移民中的政治領袖、商業領袖的確未必是漢奸,但他們之所以能發家致富,要麼是與荷蘭人通商的結果,要麼乾脆就是從荷蘭人那裡承攬了包稅權、然後仰仗荷蘭人的力量進行橫徵暴斂。

因此一旦荷蘭人完蛋了,中荷商貿往來不說結束吧、肯定是要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如此一來,從事中荷商貿的商業首領們可就虧大了;另外,中國曆朝歷代從來都是直接跟老百姓收稅的,不存在什麼包稅權,如果明軍真的攻陷了巴達維亞,那麼在場某些人的包稅權也就主動喪失了,這也是極大的損失;再有就是,荷蘭人統治時期可是授予了某些人【甲必丹(上尉)】、【雷必珍(中尉)】的官銜,讓他們協助東印度公司實施統治,這些官銜大明不但不會承認,還會籍此認定出任【甲必丹】、【雷必珍】的僑領們有漢奸嫌疑呢。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阻人前途如yin人妻女”,因此一眾與會者出於自身利益,也是不希望大明官軍攻佔巴達維亞,將荷蘭人從東印度群島驅逐出去的。

不過,即便僑領們不樂見明廷控制巴達維亞,鑒於明軍已經大敗了荷蘭艦隊、隨時都可能登陸爪哇攻佔巴達維亞,所以,真要讓僑領們公開站在荷蘭人一邊,他們也是不敢的。

所以,考慮了半天後,在巴達維亞經營甘蔗種植園和製糖廠的【雷必珍】陳大庸開口道:“現在我們最好按兵不動,且等朝廷的兵馬上岸后,我等勞軍后,再做計議!”

陳大庸是土地經營者,其名下的出產的白糖也主要是迴流大明本土,因此相比某些依託在荷蘭人身上的僑領,有大的迴旋餘地,所以,他的觀點就一點不出人意料了。

包稅商人余梧桐顯然對陳大庸的提議有所不滿,所以他冷笑道:“襲中兄以為朝廷會承認襲中兄在椰城這邊的產業嗎?好,就算朝廷承認我們對一眾種植園的所有權,按現在朝廷的稅制,我們得交多少稅啊!另外,一旦皇莊皇店開過來,我不信我們還有活路!”

大家都知道福海號的老底,雖然眼下福海號在巴達維亞是正常經營,但誰知道明軍擊敗荷蘭人、奪取巴達維亞后,在巴達維亞經營許久、方方面面都門清的福海號會不會追求壟斷利益了,真要到時候福海號搖身一變,只怕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活路了!

陳大庸聽完余梧桐的話,皺了皺眉:“東樓兄,你說的只不過是猜測而已······”

余梧桐毫不客氣的打斷道:“是,我是在胡亂猜測,可萬一成真了,我們後悔都來不及!”

陳大庸身邊經營當鋪和稻米生意的黃有霖跟陳大庸是好友,見余梧桐舉止無理,非常生氣,便反問道:“姓余的,你想做漢奸,可別連累了大傢伙,別忘了,眼下應該是朝廷得勢!”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