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29 字 1個月前

第3332章

面對冥頑不化的安汶守軍,登陸的明軍很快雇傭當地百姓進行了河渠改道施工,將原本注入維多利亞城堡護城河的溪水引走,並利用挖掘新河渠產生的泥土在維多利亞堡的三面各壘砌了多個高聳的土堆。

維多利亞堡內的荷蘭人雖然對明軍挖掘河渠引走護城河河水無可奈何,但也不願意眼睜睜的看着明軍在城堡三邊堆砌可能作為炮台的土堆,便試圖用炮火摧毀土堆並打死和驅散堆壘土堆的安汶土著。

不過,面對明軍許以的每人每天可以拿到300個鉛幣----中國廣東和福建鑄造的鉛幣是當前東南亞最主要的流通貨幣,平均10枚鉛幣可以換中國銅錢一文----的“重金”,與荷蘭殖民者有着血海深仇的本地土著當即就不畏生死的前來幫助明軍壘砌土堆。

當然,明軍也不可能坐視土著被維多利亞城堡上的炮火打死,所以,壘砌土堆的時間被安排在深夜光線暗淡的時候,以便最大程度的削弱荷軍炮火的準確性,並且在土著堆砌土堆吸引守軍火力的同一時刻,明軍自身還在維多利亞城堡護城河前沿挖掘了進攻用的壕溝。

等到第二天一清早,荷蘭人發現自己上當了,第一道壕溝和幾座土堆都已經基本成型了。

無可奈何的荷蘭人便只能對壕溝發炮,試圖摧毀壕溝,但摸到土堆頂部隱蔽的前裝線膛步銃手卻趁機對暴露在自己射程內的荷軍炮手進行了有效的狙殺!

當荷軍意識到進攻用壕溝才是誘餌時,維多利亞城堡內的炮手和炮兵軍官已經被明軍狙擊手給消滅了大半了!

荷軍只能再次將炮火對準城堡外土堆傾斜,但由於炮手和炮兵軍官大量損失帶來的射擊能力的下降,所以,荷軍的炮擊雖然有效的阻止了明軍狙擊手再次發威,可實際上也沒準確擊中土堆幾次,更不要說有效命中土堆頂部了,純粹是白白浪費了彈藥。

在荷軍隨意揮霍彈藥的時候,明軍和土著已經完成了引水渠的修建,將維多利亞城堡外護城河水給全部引走了!

“先生們!情況已經很明顯了,我們的敵人並不是那些不開化的蠻族,作為亞洲最大的帝國,中國人擁有數千年的歷史以及這些歷史賦予的合乎標準以上的戰鬥技藝,所以,接下來,我們將面臨一場空前的苦戰。”安汶總督如此向城內的荷軍及荷裔男性移民說道。“但我希望,為了公司、為了各自的家人以及屬於你個人的財物,戰鬥到最後一刻······”

總督的話說完以後,人群中有人回應道:“閣下,中國人的火炮非常犀利,Siwalima、Kuning、Santika、Weilela炮台幾乎在戰爭一爆發就宣告陷落了,如果中國人把火炮拖上陸地,想來維多利亞城堡的結局也不會比四座炮台好到哪去,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白白犧牲呢?”

此人的話引起了一陣騷動,沒錯,死人是什麼都沒有的,就算日後荷蘭東印度公司能幫着向中國政府討還公道,那也跟自己沒關係了。

安汶總督氣急敗壞的看向對方:“荷爾因賽特先生,您在歐洲應該還有不菲的資產吧,也許丟了安汶,你回到歐洲還能體面的生產,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丟了安汶,就將從富裕變為赤貧,這種生活至少我是不想過的!”

是的,享受過有錢人的生活,讓他重回赤貧,那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呢,所以,總督的話引起了在場人的共鳴。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