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0章
“國平兄,聽說了沒有,”李學斌神色詭秘的跟身邊人說道。“官制改制以來各部低品官員缺額至今沒有填埋,所以,今年咱們會全部留京,而不是分發到地方上去。”
弘光八年是農曆辛卯年,按照傳統是三年一度的會試年,當新的一批進士產生后,三年前進入翰林院學習的己丑科進士就面臨著畢業大考了。
是的,己丑科是第一批整體接受三年庶吉士培訓的進士,享受試驗品的待遇。
既然是試驗品因此在教學中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也是正常的,甚至因為弘光五年的會試延期的緣故,原定三年的課程還被迫壓縮到了兩年半內完成,讓一眾原本只知道聖人之言的己丑科進士們叫苦不迭。
好在再苦再累,教學還是瀕臨了尾聲,接下來己丑科進士們就將面臨著官制改制后最重要的一場考試了;而這次場考試因為關係到了各人今後的仕途走向,可以說比會試、殿試還重要,顯然是由不得眾人虛以應對的。
可正是因為這場考試給己丑科進士的心理壓力太大了,所以,在己丑科進士群體中便出現了各種的小道傳聞,而李學斌說的,應該是最新的版本。
被李學斌稱呼為“國平兄”的胡興蘭搖頭道:“若真是以從七、正八入職,我寧可下地方做縣官的。”
說話間,胡興蘭指了指頭頂:“上面都是婆婆,每每都要謹言慎行,實在憋屈啊!”
李學斌苦笑道:“可問題是,現在老虎班也做不得知縣缺啊!”
官制改制后,庶吉士畢業一般不會直接授予正七品官職----三鼎甲之前就進了翰林院編製,不算是庶吉士----而是以從七品、正八品入職,所以是沒有資格直接擔任正七品知縣的。
“若是當個縣丞之類的副貳,那還不如留京呢!”說到這,李學斌忽然意識到了什麼。“難不成國平兄意在律法官一途!”官制改制的一大要點就是行政與司法分立,而散州及縣一級的法官的確是不用正七品就能擔任的。“不對,不對,即便是各縣推事,也要在各道大理寺分寺做過三年裡行官才能出任的。”
官制改制強調一點,即內外各級單位的主官都要有實際經驗,所以哪怕庶吉士完成了相關培訓,也要進行一任三年的實習的。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不需要實習,直接可以出任的官職呢?
當然也有,但這種職務多半是交給吏員出身的官員來做的,即很難看在進士官的眼睛里,也不是進士官想做就能做的,所以,李學斌對胡興蘭的說法有些奇怪!
對於李學斌的奇怪,胡興蘭並不解釋,只是問道:“別說這些有的沒的了,飛驥兄,你這次準備考那幾個部啊!”
李學斌苦笑道:“當初倒是想多學幾門來者的,可是真讀了卻發現有些讀不進去,所以,我只選了律法、經傳、戎政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