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2章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王尚禮、王定國、馮雙禮、馬元利以降本為獻軍餘孽,曾禍亂國家,當大辟昭示天下,警示後人,然爾等終迷途知返,願為國家之邊屏,是故,朕順時應勢,赦免爾等之一應罪過,封孫可望為緬甸宣慰司宣慰使、郡王,封李定國為車裡宣慰司宣慰使、郡王,封劉文秀為木邦宣慰司宣慰使、郡王,封艾能奇為勐養宣慰司宣慰使、郡王,封王尚禮為麓川宣慰司宣慰使、郡公,封王定國為孟艮宣慰司宣慰使、郡公,封馮雙禮為底兀刺宣慰司宣慰使、郡公,封馬元利為底馬撒宣慰司、郡公,封劉進忠為大古刺宣慰司宣慰使、郡侯,封白文選為八百大甸宣慰司宣慰使、郡侯,封馬唯興為老撾宣慰司宣慰使、郡侯······”
通篇大白話的詔書整整宣讀了40分鐘,內中封了4個郡王、4個郡公、3個郡侯、17個郡伯、8個郡子、27個郡男,可以說,把大西軍殘部中有名有姓的將領都封了一遍,這就給孫可望等人出了一個大難題。
是的,從理論上來說,王公侯伯子男都是大明皇帝的直屬臣子,雖然爵位有高低,但地位大體是平等的,所以一眾郡子郡男實際可以不必聽從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的命令,而孫可望、李定國若是因此對這些郡子、郡男乃至郡伯、郡侯進行隨意討伐的話,那實際上就是叛亂,要授大明朝廷以柄的。
正是因為明白了其中厲害,所以等詔書宣讀完畢后,孫可望等人的臉色都十分難看,但問題是話已經說出口了,已經無法挽回了,所以,剛剛消滅了東吁王朝、還沒能徹底穩定統治、尚且不能與大明再次翻臉的孫可望等人就只能按耐住心頭的不滿,面無表情的聽南京來的行人把詔書宣讀完畢!
等詔書宣讀完畢后,孫可望立刻派人把行人請走,好酒好肉的招待起來,自己則與一眾受封人員坐下來開了一個會,結果,會議伊始,與會者就痛罵起來:“南京這是在分化我們,朝廷還是想要我們死啊!”
“就是,前前後後兩百多萬兩的打點算是喂狗了,這幫可惡的朝廷命官,老子真想不伺候了。”
孫可望冷冷的觀察着場面上的動靜,心裡知道,別看這些人現在罵的痛快,可他們心裡未必就真的不高興了,畢竟,大明朝廷是承認了他們的地位,搞得孫可望等人也不好隨意的減少了他們的領地。
所以,等場面上罵罵咧咧的聲音告一段落後,孫可望才開口道:“之前,我們打緬甸的時候約定過,普通士兵授予一百畝地,軍將要加倍給予,哨官、營官、翼長給當城主,若是我們毀約了,下面怎麼交代?所以,既然朝廷封了那麼多爵位,就只能順水推舟了!”
孫可望注意到個別人臉上有明顯的如釋重負的表情,對於這些人,孫可望不想追究他們如釋重負的原因,而是暗暗把這些人的名字都記在了心頭,準備找機會慢慢清算他們!
孫可望記人的時候,一旁的艾能奇問道:“大哥,順水推舟怎麼個推法呢?”
孫可望看了看李定國幾人,緩緩的說道:“南京置了十一個宣慰司,也就等於封了十一個國家,宣慰使等於國主,這個沒有問題吧?”
在場眾人忙道:“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