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6章
在最初的作戰計劃中,明軍此次對荷作戰,會在奪取巴達維亞后宣告結束,但鄭家發現眼下的荷蘭人似乎不堪一擊,所以便起了得隴望蜀之意,決心順勢拿下馬六甲城,以杜絕荷蘭人未來以馬六甲為基地,威脅移封到龍牙門的南安藩國。
當然,鄭家的意圖或許還不止這些----鄭家可能覺得在龍牙門島上建城建港委實有些麻煩,不如直接奪了馬六甲,籍此為南安藩基業----但潘龍和在接受鄭家出兵要求時,堅持在攻陷馬六甲后,要徹底夷平了這座港口城市。
已經從瓊州府城趕到龍牙門指揮建港建城建國工作的鄭芝龍經過再三權衡后,覺得摧毀馬六甲港城,對已經開始龍牙門建設工程的鄭家有利無害,於是便最終接受了潘龍和的意見。
既然鄭家依舊願意遵照朱由崧規劃的方案行事,潘龍和自然就不再阻撓鄭家奪取馬六甲的計劃,就這樣,在南北洋水師第二梯隊奪取巴達維亞后的第三天,明軍艦隊出現在了馬六甲港外。
而湊巧的是,明軍艦隊離開龍牙門的前一天,之前接受賞金,為鄭家封鎖馬六甲港出過力的2艘英國船來到了龍牙門跟鄭家討尾款;鄭芝龍爽快的付了尾款,又順便問了一句英國人是不是願意再賺一筆;英國人自然無不可,所以,2艘英國船也加入了明軍的行列,再次出現在了馬六甲外海。
此前,馬六甲的荷蘭守軍已經輾轉從錫蘭那邊知道了大明攻打巴達維亞的消息----烏波塔爾·波特維爾少校派出的通報船沒辦法直接走巽他海峽-馬六甲海峽這條線路,所以,走的是經由爪哇島南部海域經蘇門答臘西南部海域直接前往錫蘭報警的線路,而錫蘭那邊知道了大明軍隊攻打馬六甲的消息后,一方面向南非及國內報警,一方面又派船前往馬六甲查詢情況,這才讓馬六甲港知道了巴達維亞的情況----很早就做好了戰爭準備。
不過,由於東南亞洋麵上的荷蘭船隻不是已經被明軍消滅了,就是已經啟程返回歐洲了,所以,荷蘭人沒辦法拼湊出任何一支像樣的艦隊來抵禦明軍對馬六甲港的封鎖,就只能龜縮在城內苟延殘喘。
其實,明軍目前也沒有好的進攻辦法來奪取馬六甲港城----明軍目前沒有陸師----所以,明軍艦隊這邊就只能一面用艦炮持續轟擊馬六甲河口處的河閘及位於聖保羅山東南麓的聖地亞哥城堡,一面緊急聯絡馬六甲蘇丹國的後裔柔佛蘇丹。
“殿下,這是貴國奪回馬六甲的最好機會了!”鄭家的使者口燦蓮花道。“大明有句老話叫做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貴國真要錯失了這個機會,只怕未來會經常性後悔的。”
柔佛宰相穆罕默德·拉惹汗問作為鄭家使者出訪柔佛的洪旭道:“你們要我們做什麼?我們能得到什麼?我們又要支付給你們多少報酬?”
洪旭微笑着回應道:“貴國需要成為大明的外藩,向大明稱臣納貢;另外,還需要承認本藩對龍牙門等島嶼的領有,並且再將部分柔佛的土地移交給本藩!”
拉惹汗眼珠都鼓出來了:“這,這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