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5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61 字 1個月前

第3385章

至於鄭軍左翼艦隊之所以也沒有被擊沉艦船,則是拜託了英國人的幫助,或許是更重視英國船的威脅吧,荷軍右翼編隊在與鄭軍右翼編隊作戰中佔到上風后,並沒有痛打落水狗,而是更多的把炮火轉移到了2艘英國武裝商船上,這就給了鄭軍右翼編隊逃脫生天的機會,但英國人就慘了,一個通關打下來,1艘船徹底損毀了,而另1艘也不得不遁往海峽南側的淺水區躲避和自救。

當日未末(15:00)前後,各自打了一個通關的明荷艦隊開始彼此調頭,此時明英聯合艦隊已經解體,海上僅有16艘明軍艦船還能繼續戰鬥,而荷蘭人這邊則剩下了15艘艦船,就數量上來說,依舊是明軍佔有一定的優勢;但本人待在荷軍右翼編隊,並不完全了解己方左翼編隊遭遇了什麼的奈凱爾克·阿斯廷·范·霍夫多爾·德·丹澤卻通過第一回合作戰,堅定了荷軍必勝的信心,因此,便督率着荷軍進入了第二回合交鋒之中。

第二回合打響前,鄭家艦隊已經部分採納了之前失敗的教訓,將熟悉的“五點梅花陣”改變為了相對生疏的縱隊作戰,不過考慮到前後呼應不易,且一字縱隊容易被兩支荷蘭編隊左右夾擊,所以,鄭芝虎還是維持了6+6的編隊形勢,於是海上就出現了8(荷)↑、6(鄭)↓、6(鄭)↓、7(荷)↑、4(潘)↓的混戰局面。

結果戰鬥再次打響后,荷軍右翼編隊的確利用艦船數量優勢及倖存炮手的數量優勢成功壓制了鄭家右翼編隊,給鄭家右翼水師造成了較大的傷害,並擊毀了一艘鄭家夾板船,但由於風帆戰列艦時代,大型船隻實際很難被滑膛炮擊毀擊沉,所以,右翼荷軍儘管有着明顯的優勢,可自始至終沒能將優勢轉化為真正的勝利。

在荷軍右翼編隊碾壓鄭家右翼編隊時,荷軍左翼編隊卻遭到了鄭家左翼編隊與南洋水師淮庚船團的左右夾擊,尤其是荷軍左翼編隊面對南洋水師淮庚船時幾乎就是光挨打不能還手的狀態,所以,荷軍左翼編隊很快就出現了嚴重的損失----【哈芬號】上的大火無法控制,最終將整條船燒成了空殼、【胡斯號】因為失控漂到了馬來亞沿海擱淺、【新斯海爾德號】在與鄭家進行的接舷戰中被對手俘獲。

等到雙方再次脫離時,丹澤總督駭然發現,錫蘭艦隊與明軍艦隊之間的戰艦比已經跌落到了12:16----因為要控制【新斯海爾德號】,1艘鄭軍艦船也不得不退出了戰鬥----荷軍已經處在了戰敗的邊緣。

對於這個結果,丹澤總督是極端不甘心的,他還想再搏一次,但雪上加霜的事情發生了,那些退到蘇門答臘近海自救的英國船歸隊了,明軍的優勢進一步放大,近乎擁有了荷軍一倍半的力量,由是,丹澤總督自知不能力敵,便匆匆揚帆而去,頭也不回的逃向錫蘭----戰鬥伊始,荷軍艦隊是由西北航向東南,第二回合時,荷軍艦隊則是由東南航向西北,所以,撤退時,不需要再次調頭,就可以溜之大吉了。

而明軍這邊因為調頭的緣故,等迴轉船頭后,已經追之不及了,於是,第一次明荷戰爭的最後一場大戰,就此以明軍勝利而宣告結束。

當然,對於馬六甲海峽之戰的過程,鄭家上下肯定是心有餘悸的。

所以,在這場戰鬥結束沒多久后,鄭芝龍便決定進一步強化自家夾板船艦隊,並主動派人前往南洋水師學習夾板船縱隊戰法,但這就是后話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