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7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71 字 1個月前

第3407章

相比動員士兵做好應戰準備所需要的巨額開銷,瀨戶內海停航實際對日本的打擊更加沉重,因為,為了儘快回復“供血”,大阪城代一面向江戶緊急奏報,申請調兵,一面又根據權責,做出了水師出擊迎戰的決定。

與龔楠向左懋第報告的不一樣,事實上,因為紀伊半島分割了日本南部沿海的緣故,所以,幕府水師實際分為兩隊,其中一隊駐防在三浦半島,以拱衛江戶灣,而另一隊則駐防在大阪港口,以保衛大阪灣及周邊沿海城市,但如此一來,幕府從福海號手中購買的福船、沙船實際也一分為二了,就大阪灣這隊幕府水軍來說,就只擁有千料福船和八百料福船各一艘以及五百料沙船兩隻而已,根本不敷足用。

故而,為了加強這支力量有限的日本水軍,幕府還為其配屬了6艘以鎖國前朱印船(實際就是中等噸位的戎克船)為範本、由日本本土船場製造的中型(150噸左右)戰船,1艘日本自行製造的120噸級蓋倫船----德川家康時代,日本曾自造過蓋倫船,目前相關技術還沒有徹底失傳----和一些老式的安宅船、關船和小早船。

並且為了強化這支艦隊的力量,幕府還不惜代價的為艦隊配置火炮,其中兩艘二手福船上各有紅夷炮四門、大佛朗機炮6~8門,6艘朱印船風格的中型戰船和2艘沙船上也配置了1門紅夷炮、4門大佛朗機及若干日式大筒,至於安宅船和關船也配備了必要的中小型佛朗機炮及日式大筒,也就是小早船上依舊只有火繩槍。

可惜的是,雖然這支日本艦隊的賬面實力比明軍知道的要強了不少,但由於洋夷一直未能再來襲擾,所以,出於節約經費的緣故,這支艦隊的日常訓練被大幅度削減了----畢竟開炮訓練跟往海里丟金子是一樣奢侈的事情----所以,這支艦隊真正的戰力有幾許,就連日本人自己都不能保證。

但眼下水軍奉行官是沒辦法跟大阪城代及心頭滴血的三都商人討價還價的,所以,帶着巨大的不安以及對戰勝對手后可能從三都商人手中獲得巨額金錢獎賞的憧憬,幕府艦隊開出了港口,準備與正遊盪在大阪灣內的大明水師決一死戰。

明弘光九年、日本后光明天皇承應二年、西曆一六無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清晨,並通過水軍中數量驚人的小早船的廣泛偵查及洋夷來襲後日本沿海遍布的警戒烽燧的指引,幕府艦隊發現了夜晚退出大阪灣轉入和歌山灣休整,白天才開進大阪灣搗亂的大明水師,於是,幕府艦隊鼓足勇氣,迅速向明軍艦船所在區域逼近過來。

幕府艦隊出擊后,很快被明軍艦船上的瞭望哨發現了蹤跡----大阪灣是一個南北最長41公里、東西最寬39公里的一個近乎封閉的海灣,爬在20多米高的船桅上用放大倍數4的望遠鏡觀察,可以清晰的查看到7~8公裡外的帆影----獲知幕府艦隊企圖決戰的龔楠大喜過望,當即決定迎戰,第二次壬辰之戰的前哨戰就此打響了。

在正式開打前,根據龔楠的指示,4艘淮戊船掩護着裝滿繳獲物資的4艘淮乙運輸船及2艘淮丁通報船主動退出了大阪灣,退回到和歌山灣與西太平洋交界處等待消息,另外6艘淮丁通報船也快速的向淡路島、紀伊半島沿海散開,以偵查日軍可能出現的伏兵。

見到明軍艦隊突然“倉皇逃跑”,幕府艦隊方面莫名其妙的就士氣大振了起來,更是馬不停蹄的向還留在戰場上的明軍艦船逼迫過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