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4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88 字 1個月前

第3424章

鴻臚寺正卿王永吉向朱由崧奏報道:“陛下,橫海都司奏報,萬丹算端國、巴厘國遣使請求內附,另外丹丹國(吉蘭丹)、丁家下路(丁加奴、登嘉樓)也遣使向我朝稱臣。”

朱由崧給鄭家的定義是內藩,因此大明實際掌管南洋地區事務的管理機構是治所設置在椰城(巴達維亞)的橫海都司,對,就是那個實際掌握的領地僅有2700平方公里、人口70000+、主要城市和港口只有一座的橫海都司,所以馬來亞、蘇門答臘、西婆羅洲、爪哇島上的大小國家提什麼稱臣什麼內附都要橫海都司過問的。

與橫海都司的工作類似的是實際只領有一座安汶島的靜海都司,該都司除了管理安汶島上事務外,還負責管理整個香料群島以及整個小巽他群島、帝汶島的一眾內外藩屬,當然,靜海都司名下的內藩,都是以衛所制存在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內藩、日後可能并吞為大明直屬領地的內藩;而橫海都司名下的內藩即便存在,那多半也是交由淮藩、邾藩來吞併的。

對,事實上,橫海都司目前就不存在什麼內藩,也不會接受什麼內藩,所以,聽完王永吉的奏報后,朱由崧指示道:“可授予丹丹、丁家下路、巴厘三國首腦以郡侯之爵,授予萬石算端郡公之爵,具列為本朝外藩。”

王永吉對朱由崧有意無意限制南安藩並不敢興趣,只是提醒道:“陛下,之前巴厘國與馬打藍國之間曾有過戰事,若是大明接納巴厘國為外藩,少不得要直面馬打藍人!”

朱由崧並不想統治擁有上千萬穆斯林的爪哇,但也不願意馬打藍蘇丹國佔據大部分的爪哇,所以,他別有深意的跟王永吉說道:“邾藩、周藩、益藩的拓殖,已經侵害了馬打藍人的利益,也就是說,大明已經跟馬打藍國對上了,那麼多得罪馬打藍一點,也沒什麼關係,朕倒是想看看,在紅毛夷剛剛覆滅的局面下,馬打藍人敢不敢與大明作對!”

王永吉弄清楚了朱由崧的想法,便回應:“臣明白了,臣稍後就與橫海都司聯絡,讓其調節馬打藍國與巴厘國的衝突!”

朱由崧笑道:“這樣也好!”

是的,目前明軍在橫海的陸師只有1個645人的步兵團、水師只有1隊4艘淮丙船和2隊8艘淮庚船以及一些信報船和運輸船,的確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作戰,因此以仲裁者身份出面更為妥當一點;當然,若是馬打藍國因此怨恨上了大明,大明也是不懼的,分分鐘就能從周邊調動數千藩軍過來支援,想來連幾百荷蘭雇傭兵都打不贏的馬打藍人,到時候除了跪就還是跪了!

啥?既然能輕易的收拾馬打藍人,為什麼大明不立刻壓迫馬打藍人臣服呢?就算不兼并馬打藍,讓馬打藍成為臣服大明的外藩也好的嘛!

怎麼說呢,馬打藍人固然是很好收拾的,但問題是,他們不是當前明廷的主要對手和目標----姑且不說眼下主要海上力量還在對日作戰抽不出手來南下,就算翌日迫使德川幕府屈服了,明軍有餘力去打馬打藍了,相應的兵力與其用來征服馬打藍人,還不如解決了西班牙人和安南人呢----一句話,馬打藍人在朱由崧解決名單上排相對靠後,短時間內是顧不上解決他們的!

見朱由崧首肯了自己的意見,王永吉便告退下去。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