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8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90 字 1個月前

第3428章

明弘光九年、日本后光明天皇承應二年、西曆1652年五月一日,之前駐紮在琉球的明軍及明廷籌備的絕大部分物資已經運抵和歌山前線,但明軍並未就此向阿部忠秋部發起總攻,而是在留下東洋水師陸戰旅及另外4個內鎮步兵團並一千海外日人守備和歌山一線后,以全部運輸船搭載其餘兵馬繞過紀伊半島,直撲伊勢灣深處的尾張藩而去。

五月五日,沖入伊勢灣的明軍艦船在驅散了尾張藩名下僅有少量小早船的可憐艦隊並快速轟垮了名古屋海岸炮台----其實是用榴霰彈大量殺傷了炮台守軍,迫使炮手和其餘士兵逃亡----后,護衛着明軍主力登陸並佔領了名古屋港。

隨即,上岸明軍騎兵、騎馬步兵在海外日人的引領下,毫無阻礙的沖入了日本三大神宮之一的熱田神宮,並對神宮及神宮周圍繁華的町區進行了洗劫。

由於明軍行動迅速遠超日人想象,所以當明軍騎兵和騎馬步兵抵達熱田神宮時,宮司及以下的神官們根本沒有接到明軍向熱田神宮攻來的消息,自然也就無力阻止明軍攻佔神宮了;而迅速控制熱田神宮的明軍則又通過逼殺拷問的手段,從神宮神官、神女口中得到了草雉劍的消息,從而奪走了作為日本三大神器之一的天叢雲劍。

其實明軍拷問神官神女時並不是以草雉劍為目標的,並且海外日本人本也不願意讓自家國寶落入明軍之手,但誰知道神官神女們誤會了福海號派來的通譯的意思,受刑不過後,便首先把天叢雲劍給供出來了,倒是讓明軍有了一份意外收穫。

只是,對於銹跡斑斑的青銅劍,明軍實在有些看不上眼,所以,在收穫了天叢雲劍后,繼續拷問一眾被俘的神官神女,最終找到了神宮的庫房,並從中繳獲了大約價值10~15萬金花銀的金銀銅錢及絲綢茶葉瓷器等貴价貨物,還繳獲了大約30000俵大米及一批雜糧鹽醬。

除了從神宮中找到大量財物外,明軍騎兵和騎馬步兵還在神宮周邊的商業區內,劫霍了價值超過30萬兩的金銀銅錢,還獲得了不少於50000(日)石的大米、10頭牛、30匹比驢還矮的日本馬以及其他一批財物。

隨即,明軍再次使出撒幣大*法,用瓷器雜糧大醬等不易搬運、帶回國后也不值錢、但本地卻價值不菲的玩意雇傭了數百名尾張貧民為自己搬運財物,從而將金銀大米及部分刀劍鐵炮源源不斷的運回了名古屋港。

什麼?尾張藩乃是東海道上的雄藩,知行563206石,隨隨便便可以徵募一兩萬的部隊,且中日開戰已經幾個月了,怎麼就沒做好防禦準備,就這麼眼睜睜的看着明軍輕鬆登陸,並隨意的在境內燒殺劫掠呢?

其實,尾張藩在明軍攻佔和歌山前後已經徵募了一支二萬人的部隊,但問題是明軍攻下和歌山後很快與阿部忠秋部形成了不戰不和的態勢,這就讓日本東海道、南海道、山陽道及近畿諸藩陷入了一種十分為難的境地。

一方面,各藩需要供養全脫產的士兵,財政支出很大,另一方面,日本也是農業國家,抽調地侍和農兵作戰會影響當年的農業產出,這一加一減,搞得諸藩頭大不已。

但外敵當前,又有幕府在背後盯着,外樣和譜代大名自然只能一邊心頭滴血一邊咬牙堅持,可是作為御三家的尾張藩就不一樣,在發現明軍沒有進一步動作后,尾張藩高層便做出了復原部分軍隊回鄉務農的決定,結果一來二去,名古屋城堡內就只剩下1000多士兵,自保都不夠,根本就沒辦法救援港口和熱田神宮。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