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6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44 字 1個月前

第3486章

明弘光九年九月一日清晨,一艘千料福船駛入了仰光河,並於當日中午時分停靠在了沙廉的碼頭上,對於這艘中國的到來,荷蘭、葡萄牙、法國、丹麥、英國等國駐沙廉的商館明顯給予了重視。

是的,中國商船也不是第一次到緬甸了,但這一次的意義有些不同。

首先,一年前明軍擊敗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奪取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公司在東印度群島、福爾摩沙南部的一眾殖民地,並規定了歐洲船隻只能到龍牙門貿易的條例,因此中西貿易實際已經被人為截斷了----哪怕是葡萄牙船從會安、北大年等地購買的東方商品也不能直接運回國,必須先運到龍牙門檢核、繳稅,然後才允許葡萄牙船轉運回印度及歐洲----現在突然間有一艘中國船打破了鄭家對中歐貿易的壟斷,就不能不給所有歐洲的商人帶來某種希望。

其次,雖然大西軍余部在緬甸的統治並非牢固,但名義上,緬甸的主人已經更換了,在這種情況下,沙廉的歐洲商人不得不考慮中國商人過來搶食的後果,做必要的打算。

正是給予希望和警惕這兩種情緒的交雜,各個商館主事之人便不約而同的來到港口,試圖與明船上的主事者進行交流,籍此確定明船此來是不是曇花一現,也籍此刺探明廷對沙廉各國商棧的存在是否有別樣的心思。

不過,各國商棧的人都來了,明船的主事者也不方便一個個的予以交流,便直接搭了個檯子,然後站在上面公開解釋道:“對於各位的熱情,在下已經感受到了,而對於各位的疑問,在下也願意當眾說明。”

邊上的通譯用拉丁語、葡萄牙語做了翻譯,等翻譯告一段落後,檯子上的明船主事便繼續往下說道:“在下姓盧名成吉,奉大虎屋總號之命,來沙廉開闢商棧,從事對緬甸的貿易,當然,除了從緬甸採購商品外,本號還會向緬甸及沙廉的各國商館出售大明、暹羅、安南、北大年等地的商品以及各種南洋香料;不過嘛,本號的商品實際也是從龍牙門販來的,因此售價等於龍牙門的銷售價格和從龍牙門運來沙廉的運費······”

前面幾句說完,一眾歐洲商館的主事還比較熱情,但後面這句說完,大傢伙的興趣一下子無存了,當然這也很正常,沒有便宜貨,又何必一定要跟這個大虎屋買呢?

盧成吉自然也觀察到了眾人的表情變化,便笑道:“怎麼,覺得沒什麼意義對嗎?錯了,直接從沙廉採購,不但節省了你們的時間,還避免了你們的船進入馬六甲海峽后遭到兩岸海盜的襲擊!”

眼下緬甸東南沿海、馬六甲半島西南海岸以及蘇門答臘西北海岸存在了大量的緬族、勐族、暹羅族、馬來族海盜,雖然這些海盜的戰鬥力不咋樣,但可以用多如牛毛來形容,因此一般情況下,即便是歐洲船隻也輕易不敢以單船模式進入馬六甲海峽。

而歐洲商船所擔驚受怕的航程,對於有着鄭家水師全力照顧的大虎屋來說,卻是坦途----鄭家已經派人跟沿海的各族都打過招呼了,誰敢對大明船隻動手,鄭軍必要“厚報”。

所以目前實力還非常有限的英國東印度公司駐沙廉商館負責人聽到這后,便迫不及待的發問道:“你怎麼保證貴商號能穩定的供貨?”

盧成吉笑道:“別的商號沒辦法通過馬六甲海峽,本號卻能,這難道不能說明本號與南安郡公的關係嗎?有這層關係在,你們還擔心貨物供應不足嗎?”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