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4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54 字 1個月前

第3494章

由於大明士林中長期存在着“騙廷杖”的一套作為,所以,正如錢謙益等江南士林頭面人物預料的一樣,他們前後發出去幾百封勸說江南諸道學社解散、學生消停一些別在跟弘光皇帝對着乾的信並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其中除了極少數政治敏感度較高的接受了勸說、果斷的從政治旋渦中脫身外,其餘的依舊我行我素,甚至還嘲笑錢謙益等人官做的越大膽子越小、已經不合適作為江南士林的意見領袖了。

既然這些江南士子的態度堅決,那麼針對江南士林的清洗就逐步升級了。

這種升級是分兩頭進行的。

高的一頭,沒有參加錢府會議、也不支持錢謙益等人對弘光皇帝無限制讓步的度支部右侍郎何楷、禮制院副使萬元吉因為當初在巡撫任上的工作失誤,遭到了都察院的追責,最後被罷官免職、勒令在家閑居思過(即自我禁閉,不得與外界接觸);低的一頭,接到上級壓力的江南江北11道學官以包攬訟詞、所行不法、庇護宵小、道德低下為由,於3個月內陸續開革了323名秀才、17名舉人的功名,並永遠禁止這些被革秀才、舉人再次參與童子試。

各種消息匯總起來后,江南士林這才知道害怕了,於是從弘光十年三月開始,江南各地的學社陸續解散,用江南士人的話來說“萬馬齊喑”的時代開始了······

國內的紛亂,對於遠在萬裏海外的橫海都司來說,卻是一點也感受不到的,不過對於擔任都司鴻臚使的趙一為來說,他也有煩心的事情,這不,馬打藍蘇丹國並沒有給他及他身後的大明以太多的面子,於今年二月頭上撕毀了經由大明出面調解而達成的與巴厘王國的和平協定,進而與巴厘王國發生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之前馬打藍就曾協助紅毛夷與朝廷為敵,如今又公然藐視朝廷威嚴,似乎由朝廷中介的和約,這等狂悖小國,朝廷一定要予以嚴懲。”趙一為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要出兵干預這場衝突,所以他便來到了擔任都指揮使的於通面前,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否則,不足以彰顯朝廷之威德!”

對於趙一為的建議,於通卻顯得十分的猶豫:“出兵的決定很容易下,但兵要從淮、邾兩藩抽調,相關費用從哪裡來呢?”

橫海都司名下直屬的部隊僅有1個645人的步兵團及1個編製有4艘36炮淮丙船、4艘120噸級槳帆兩用淮庚船、2艘1500料淮乙運輸船、4艘100噸級淮丁信報船的駐在艦隊,守住椰城及周邊地區,絕對是有足夠把握的,但要主動出擊攻打馬打藍人,卻是力量明顯不足的,還需要從名義上是都司下屬的2家宗藩調兵。

但現在的問題是,邾藩、淮藩的兵不好借調----如果是南京大都督府的命令,兩藩或許不敢拒絕,可若只是橫海都司,兩藩就未必會鳥----就算是借到了,也不好一直白嫖,總要給兩藩一些好處的,如此,才能方便再有下次借調。

而這部分的好處,現在橫海都司卻是拿不出來的。

趙一為想了想,探問道:“能不能跟靜海都司那邊以及南洋水師商調兵馬呢?”

在趙一為看來,跟藩王借兵要談錢,那麼跟平行的機構借兵,總不要錢了吧!

於通回復道:“靜海都司名下也就一團常備兵,應該是調不出來的;南洋水師陸戰旅雖說有兩個團,但目前一個團據說開到了岱輿大陸,即便能增援我們,也不過是一個團和旅直屬罷了,依舊杯水車薪。”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