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0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83 字 1個月前

第3520章

“明國政府已經了解到大公教會的組織架構具有國家性質,但卻借口大公教會並未與明國政府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因此拒絕了濠境教區以宗教實體身份對被抓傳教人員的解救,沒錯,按明國官員的話來說,間諜行為是國家行為,濠境教會既然只是宗教團體,是沒資格牽扯進如此高層面的政治事件中的。”

回到聖老楞佐教堂(風順堂),司鐸向等候許久的澳門教會成員及耶穌會澳門分部的長老們報告了自己與知事之間的對話。

“明國官員給濠境教會的建議是,老老實實的作為宗教團體存在,或許還能保留傳教的權利,若是非要摻和到間諜事件中,那麼就首先讓大公教會與明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並且永久性的放棄傳教事務,這是因為,明國政府絕不允許另一個政治實體,在其國內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層級,從而危及明國政府正常的統治秩序。”

是的,中國政府是絕不會答應一個歐洲“國家”在中國內部設置管理機構、管理中國人的,因此,基督教可以作為宗教在中國傳播,但什麼教區、主教、教皇,中國政府是一概不認的----教會要是敢違背中國政府議員堅持設置教區,少不得中國政府會將基督教比類白蓮教,予以全面禁絕了----大公教會非要顯示自己的政治屬性的話,不好意思,那就乾脆連宗教團體都不要維持了。

司鐸的話被耶穌會駐澳門教會的分會長總結了一下,然後得出了一個讓他頭疼的結論:“也就是說,明國政府口頭上允許傳播基督教,但事實上,已經對教會的政治屬性產生了懷疑,並通過某些特定手段,開始限制基督教的傳播了?”

“不,不完全正確。”司鐸思索了一下,說出了自己的判斷。“我個人覺得,明國政府並未限制傳播基督教,而是針對了大公教會,也就是說,如果明國境內的教徒能給以獨立的宗教團體進行傳教及相應的教務活動的話,明國政府並不在意!”

本堂神甫伊斯梅爾德·德·斯塔爾皺着眉頭說道:“也就是說,明國政府要割裂明國基督教徒與大公教會的聯繫,搞明國版的路德宗、加爾文宗?”

司鐸回應道:“也不一定搞明國版的宗教改革,只是明國政府對基督教徒有一個要求,即不得效忠非明國政府以外的其他政治勢力,至於保守明國國家機密只是這一要求微不足道的附屬內容;如果我們不能滿足明國政府這一要求,明國政府就會全面在中國禁止基督教!”

“對了!”司鐸補充道。“明國官員要求我們立刻前往宗教管理機構進行登記並獲得傳教許可,並且這些許可僅針對教堂、神甫、信徒,不針對教區,也就說,濠境教區的管理機構將不被允許存在,主教不得不改稱聖老楞佐教堂主持,司鐸不得不改稱監院,神甫不得不改稱有度牒的受戒僧!”

形勢是如此的嚴峻,以至於在場的某些人跌足道:“到底是什麼國家機密,讓教會在中國的努力徹底白費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