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31 字 1個月前

第3522章

明弘光十年六月十九日,明南洋水師艦隊出現在了葡屬帝汶的首府帝力港外。

正當帝力的葡萄牙評議會不知所措,南洋水師向帝力評議會遞交了一份最後通牒,這份通牒公然宣稱,為了避免帝汶全島為紅毛夷所利用,成為其侵入大明領土的跳板,所以大明軍隊要進駐帝汶島和帝力港,但考慮到大明與葡萄牙的關係一直比較和睦,因此允許葡萄牙人在帝汶島及帝力繼續居住並保留個人資產,唯島上軍事設施一律要交出、葡人武裝和葡人評議會也要立刻解散,至於島上的行政權和司法權也將由大明靜海都司派人接管和施行。

帝力的葡萄牙人讀完了明軍的最後通牒,頓時炸鍋了,是的,南洋水師在通牒里說了很多,實際可以用一句“帝汶全島今後將是大明領土”來概括,如果按照通牒要求的交出帝力城堡及炮台、解除葡人武裝、解散帝力評議會,接引明軍艦隊常駐帝力的話,那麼葡萄牙人就等於失去了帝汶這片殖民地,這是帝力高層根本無法接受的。

早年為了防禦荷蘭人的進攻,葡萄牙人曾在帝力建立了堅固的城堡和炮台,因此,帝力評議會相信,自己完全可以擋住明軍南洋水師的進攻,將戰爭拖入長期消耗階段,並籍此打消明廷對帝汶島的野心,於是,帝力葡萄牙評議會斷然拒絕了明軍的通牒,戰鬥就此爆發。

說起來,帝汶島是整個努沙登加拉群島中最大的一座島嶼,總面積超過30000平方千米,若葡萄牙軍隊不堅持死守帝力城堡的話,明軍的確是很難速戰速決的,但問題是,葡萄牙殖民者的人力不足,佔領帝力以來的近八十年間一直沒有辦法妥善的統治整個帝汶島,其實際控制區也就是帝力周邊100多平方公里而已,更偏遠的地區依舊是島上土著的天下,所以,明軍只要奪取了帝力城堡,帝汶島就易主了。

那麼信心十足的葡萄牙人能否守得住帝力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這不,雙方開戰伊始,明軍就用艦上前裝線膛炮準確的摧毀了葡軍的海岸炮台,隨後明軍在遠程火炮的掩護下順順噹噹的實施了登陸;兩天後,明軍又在長程火炮的協同壓制下,用臼炮摧毀了帝力城堡的外牆。

見到自己以為仰仗的工事不堪一擊,在之前戰鬥中蒙受了相當損失的葡萄牙人喪失了戰鬥意志,於是,在開戰後第四天,帝力評議會被迫向明軍南洋水師舉白旗投降了。

由於朱由崧之前就有過安排,所以對於投降的葡萄牙人,南洋水師方面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給予了帝汶島上的葡萄牙人兩個選擇:其一,只要葡萄牙人今後老老實實的服從靜海都司駐島官員的命令、老老實實的遵守《大明律》、不偷逃稅賦,就可以繼續留在帝汶島上生活和經營;其二,南洋水師會沒收帝汶島上葡萄牙殖民者的固定資產,並以龍牙門上的地產折價作為補償,然後運輸島上葡萄牙人前往龍牙門定居,至於帝汶的葡萄牙人到了龍牙門后,是拋售地產,前往果阿、阿鎮等地,還是留在龍牙門島上生活,南洋水師就不管了。

怎麼說呢?相比濠境、會安、北大年、阿鎮等地的葡萄牙人,安汶島上的葡萄牙人更像是一群農夫,也因此心態上更加求穩,而不願意冒險,所以,經過激烈的討論,大部分的葡萄牙定居者決定還是留在帝力生活,只有極少數人去了龍牙門,開展了人生新的冒險。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