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5章
不過深知挨打了要立正的普雷馬科夫督軍顯然並沒有把這場談判當做是敷衍滿清當局的手段,而是認認真真的與滿清方面進行了溝通。
是的,滿清隨手就能出員5~6000戰鬥力不遜色於本土俄軍的軍隊,這已經足以讓手上湊個2000兵都要半天的俄國西伯利亞總督府、葉尼塞斯克督軍府意識到對手的強大了。
既然對手是如此的強大,普雷馬科夫督軍以為,力量有限的俄國人就應該暫時避免與滿清為敵,進而暫時放棄南侵滿清在意的地盤,畢竟,整個西伯利亞廣闊無垠,東薩彥嶺、西薩彥嶺一線強吃有難度,去別地方吃就是了,沒必要拴在了一棵樹上弔死!
啥?西伯利亞總督府會不會同意普雷馬科夫的自行其是?
其實西伯利亞總督府也好、俄國宮廷也罷,要的是利益,只要有足夠的利益,死些姥姥不愛姥爺不親的哥薩克算什麼呢?
再說了,眼下西伯利亞總督府除非是想辦法給普雷馬科夫調派上萬人的部隊來,否則,就算安排新的督軍來接替普雷馬科夫的職務,一樣只能與滿清議和的。
但以西伯利亞的經濟狀態,俄國高層又怎麼可能調派萬餘大軍前來作戰呢?
因此,既然派不來更多的軍隊,那俄國最終也就只能選擇與滿清議和了,無非是誰來談而已,普雷馬科夫督軍不想因為戰敗而在葉尼塞斯克督軍任上“一日游”的話,那他就必須放棄對西伯利亞總督府的顧忌,自己來主導這場和談。
所以,不管西伯利亞總督府知道後會不會同意,會不會產生不滿,普雷馬科夫督軍都會跟滿清進行議和的。
只是,考慮到要回去交差,普雷馬科夫督軍在談判中還是表現出了應有的強硬,絲毫沒有把自己當做是失敗者;相反,滿清卻希望與俄國達成共同應對大明的軍事同盟,因此底氣反而沒有俄國人那麼大,結果就出現了令人詭異的一幕----戰鬥勝利者在領土劃分等問題上節節敗退,戰鬥失敗者卻得寸進尺,得隴望蜀。
談到後面,滿清談判人員也覺得自己讓步太大了,所以,只能擱置了雙方在領土劃分方面的談判,重點先與普雷馬科夫督軍達成貿易協定,這也是普雷馬科夫督軍所希望的,因此,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以葉尼塞河某處及上安加爾斯克為兩國互市榷場的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