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9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11 字 1個月前

第3559章

或許是擔心跟明軍死拼硬打會讓清軍再次元氣大傷,亦或是擔心主力出擊科布多后,明軍會從燕然、瀚海、林北等另外三個方向攻入唐努烏梁海----唐努烏梁海實際與科布多、燕然、瀚海、林北四地都有接壤,因此明軍不單可以從唐努山南部缺口攻入唐努烏梁海,而且還可以沿着色楞格河上溯至庫蘇古爾湖-庫蘇古爾山一線,對唐努烏梁海的東部-東北部造成威脅----所以,得知明軍開入科布多、收服當地阿勒坦、烏梁海、杜爾伯特等部的消息后,滿清政權一面緊急徵召軍隊於唐努山各山口設防,一面派出少量偵騎對四周展開緊張偵查,卻根本不敢出兵科布多、燕然等地。

好在,明軍也沒有貿然攻擊唐努山山口的計劃,而是首先按部就班的在哈拉烏蘇湖以西科布多河與布彥圖河的交匯處建設了一座北庭城;並在北庭城建設期間,傳召科布多各部首領前往北庭城接受任命。

科布多各部的力量都很十分有限,因此面對明軍的傳召,各部首領不敢怠慢,便陸續趕往北庭城建設工地;等科布多各部首領相繼抵達北庭城建設工地后,明軍指揮官馬得功便當眾宣布設立北庭都司,並按照各部的實力分置衛所、劃分草場,及徵調官員兵馬入都司服務。

科布多各部首領面對兵強馬壯的2萬餘明軍,自然不敢反抗,便乖乖的接受了大明的封爵和官職,並順從的派遣各部貴族率領少量牧民加入北庭都司······

不過,由於科布多實際處在大明、滿清、和碩特汗國、准格爾汗國的力量交匯處,因此明廷並沒有一步到位的打算,對科布多各部更多的採用的是羈縻手段,也因此,大明在科布多的統治並非是牢固的,其統治能不能維續、能維續多久,還要有待時間的檢驗······

當然,明軍也沒有因為北庭都司成立了就高枕無憂,所以,在科布多各部表面上順服后,明軍便又在哈拉烏蘇湖以北220公裡外的特斯河口(烏布薩諾爾湖畔)建設了一座名為額爾濟鄂博的堡壘,並留下一哨兵馬就地組建勇士營第三十三團負責屯守,並作為監控北方唐努烏梁海的滿清的前哨基地。

隨着額爾濟鄂博、北庭城的相繼建成,明軍主力遂於當年八月間撤回了原防,表面上來看,明軍主力撤退後,唐努烏梁海的滿清又可以高枕無憂了,但鑒於額爾濟鄂博、北庭城、烏里雅蘇台(燕然都司治所)、(位於哈喇台爾河與色楞格河交匯處的)哈喇台爾堡、汗王山(瀚海都司治所,又名大庫倫)、哲德河堡(另一時空中名為彼得羅巴甫洛夫卡)、烏蘭烏德等城的相繼建成,明軍對唐努烏梁海地區的封鎖日益嚴密。

就連滿清高層都因此意識到了明軍對唐努烏梁海的總攻已經為期不遠了,因此,在東南北三面擴張受困的情況下,清廷不得不把更多的力量投放到了目前大明還鞭長莫及的阿勒坦淖爾烏梁海(鄂畢河上游)方向,如此一來,滿清就不得不與准格爾汗國、哈薩克汗國發生更多的糾葛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