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7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14 字 1個月前

第3597章

當然,由於守城部隊中只有600多是正規軍,其中戰兵更是只有300人,所以,別看於通布置的有條不紊,但守軍到底能不能守住城池其實是有疑問的,好在,荷軍陸師目前嚴重缺乏火炮----6磅、12磅野戰炮有那麼幾門,但更大口徑的攻城炮卻一門也沒有----因此,守軍完全可以依託堅固的城防進行守備,並在守備的過程中迅速把一眾忐忑不安的新兵轉化為漠視生死的沙場老兵。

荷軍自然也是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的,但眼下,荷軍要是拿不下椰城,那就意味着他們將全師斷送在爪哇島上,所以,為了博取一線生機,荷軍陸師指揮官就只能選擇一搏了。

於是乎,荷軍便首先安排黑奴軍及印度雇傭兵夷平了椰城南關的大部分建築----椰城南關原來是荷蘭居民區,但在明軍奪取椰城期間,相當數量的建築遭到了毀壞,戰後,中國移民們重修街區,在荷蘭居民區中修建了不少中式建築,從而形成了南關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然後在南關合適的位置布設了炮兵陣地,接着,在己方炮火的掩護下,驅使黑奴軍及印度雇傭兵用拆解下來的建築材料對南城護城河進行了填埋。

話說橫海都司目前雖然缺乏足夠數量的老兵,但軍械庫卻是滿的,所以,見到荷蘭軍針對護城河下手了,立刻予以了必要的壓制射擊----明軍南城守備每班600人,其中50人負責釋放城防火炮、剩下550人中有150名火銃手,剩餘的400人則是肉搏兵。

儘管明軍的射手準頭都很差,但荷軍為了填埋護城河,出動了不少士兵,守軍火銃手只要隨意的往人堆中開槍,或多或少都能撈到一些成果,至於城防炮這邊嘛,看上去跟荷軍的野戰炮打得有來有回,但實際上雙方都在做無用功。

荷軍炮火打在城牆上,也就是能讓城牆蹭掉一些土皮而已,只有真正命中城頭了,才能給明軍造成傷亡,可就前裝滑膛炮時代的火炮精度,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非得大炮上刺刀不可,荷蘭炮兵金貴,可不能如此冒險,因此射擊效果聊勝於無;而明軍炮手雖然居高臨下,但真正掌握一定炮兵技術的卻在海岸炮台那邊損失了不少,剩下的基本都是樣子貨,所以,對荷軍做好一定防禦的炮兵陣地也奈何不得;雙方目前屬於菜鳥互啄,表面上看上去打得有聲有色,實際純屬是在浪費彈藥給自己過手癮呢!

既然炮兵之間分不出高下,既然明軍的火銃手十槍裡面也就一兩槍能給對手造成傷害,因此,在沒有選擇的餘地下(德意志雇傭兵的威脅下),黑奴軍和印度雇傭兵還是在原本的城市水網通道、現在椰城的護城河中填埋出若干南城牆的通道來。

此時,早就做好準備的德意志雇傭兵上場了,只見這些德意志兵推着剛剛做好的飛梯、頂着明軍稀疏的銃彈,徑直向椰城南面城牆衝來,同時還大聲吼叫,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卻是讓剛剛成為鄉兵義勇的明人移民們一個個手心冒汗、臉色發白······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