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8章
怎麼說呢,明軍採用的熾熱彈+榴霰彈的戰術固然沒辦法直接造成敵艦損毀,但卻可以有效的給敵艦減速及殺傷敵艦損管人員,因此抵禦不了明軍這套戰術的荷蘭人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己方船隻陷入火海,然後失去帆裝和動力。
不過呢,明軍軟帆船的火炮布設是採取了經典模式,即主要火炮都位於兩層炮甲板之內,因此受到炮窗大小的影響,一眾艦炮的射界都是有限的,所以,在明軍各艦炮火優先打擊平行航行中的荷蘭軍艦的時候,脫離編隊,全速衝擊過來的其餘荷艦未能受到明軍艦船的有效阻止,最終順利的逼近到了荷軍艦炮有效射程之內,並因此針對明軍艦船展開了瘋狂炮擊。
好在明軍之前就干挺了面對面的20多艘荷軍戰艦----部分荷軍戰艦起火失速后,當面明軍炮火及時向其他荷軍進行了轉移,並造成了這些荷艦也起火失速----因此,在與剩下的13艘荷軍近距離対轟中,明軍基本是以1.5艘應對對手1艘的局面;並且荷軍能衝到明軍軟帆船近前的都是些巡航艦,單舷艦炮數量較明軍艦上少了不少,所以,戰爭的天平一直還是傾向於明軍這一方的。
當然,這13艘與明艦対轟的荷艦並非是光挨打不能還手的魚腩,這不,他們射出的火炮對明軍幾艘軟帆船、特別是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前期建造的軟帆船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並打得明軍艦船船殼崩裂,炮手傷亡慘重。
說起來,明軍前裝線膛炮使用的傘形彈的威力明顯不足,在這樣的対轟中非常吃虧,但明軍炮手嚴格根據戰訓大綱形勢,堅持使用熾熱彈+榴霰彈的戰術組合,很快又讓這13艘荷蘭巡航艦失去了動力。
等到荷艦全部失去帆裝、無法獲得風力,就只能隨波逐流后,明軍軟帆船隊便好整以暇的脫離了荷軍炮擊範圍,進而再次在荷軍絕望中,使用炙熱彈+榴霰彈“磨”起了荷軍的“血皮”。
弘光十二年、西曆1656年十月四日下午申初(15:00)時分,荷軍三*級戰列艦【敏捷號】在明軍持續的縱火下,發生了大爆炸,然後無可挽回的沉入了海底,成為了這場關鍵性海戰中第一艘損失的荷蘭艦船。
十分鐘后,荷蘭巡航艦【榮耀號】船員為大火逼迫,被迫棄船,不過該艦雖然被燒成了空殼,但一直努力的在海上飄着,直到戰後才被明軍派小船將遺骸拖上了伯努阿島海灘。
又過了五分鐘,自知無法逃脫的荷蘭巡航艦【雲雀號】在全艦人員傷亡超過三分之二的情況下,掛出了白旗,成為此戰中第一艘主動向明軍投降的荷軍艦船。
在【榮耀號】船員棄船后的第9分鐘,同樣知道自己在劫難逃的荷軍三*級戰列艦【海妖號】選擇了自沉,不過由於船上殘餘船員過早跳海逃生,該艦未能如期沉沒,而是半浮半沉在海中,最後被明軍艦船拖到了新邾港搶救,最終居然成功脫險,成為明軍的俘虜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