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0章
潘龍和認為荷軍水師第3艦隊在第二次新南安灣之戰和淡美蘭群島之戰中,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削弱,目前正是趁敵病要敵命的時候,斷不可有一絲的猶豫,從而讓荷軍殘餘部隊得以完整的逃回錫蘭。
怎麼說呢,潘龍和的觀點是對的,鄭芝豹也是理解乘勝追擊的意義的,但他卻認為潘龍和只顧着軍事方面的勝負,卻忽視了政治因素。
沒錯,鄭芝龍可是南安郡公、南安藩的最高領袖、鄭氏集團的主心骨,如果他出事了,雖然遠在南京的鄭森依舊可以繼承和統轄鄭氏集團,但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理論,鄭家少不得要內亂一陣子,這就會令鄭家蒙受巨大的損失----在鄭芝豹看來鄭森跟弘光皇帝的關係太密切了,鄭氏集團搞不好就會在鄭森手上被弘光皇帝瓦解了,但若是鄭芝龍真戰死沙場了,他是沒辦法阻止作為鄭芝龍長子的鄭森接掌鄭氏集團的,所以,為了避免鄭氏集團在短期內煙消雲散,他現在必須保證鄭芝龍能活下來。
而在潘龍和看來,荷軍雖然派兵登陸了坦賓島,但同時運上島嶼的物資是有限的,並不能讓荷軍陸師在坦賓島上堅持多久----在鄭家控制坦賓島之前,整個島嶼已經為柔佛蘇丹國所廢棄,因此島上的開發程度很低,荷軍根本沒辦法在島上獲得足夠的物資補給----躲在新南安城裡的鄭芝龍只要頂過了荷軍陸師前幾波攻擊,就可以坐等着荷軍投降,因此鄭芝豹堅持政治挂帥,放棄追擊荷軍第3艦隊殘餘力量,卻試圖組織水兵上陸與對手打陸戰,簡直可笑到了不知所謂的地步。
對於潘龍和的批評,鄭芝豹卻質問道“若被困的是今上皇帝,潘帥又當如何處置”。
一句把潘龍和給頂的啞口無言,乃至於不歡而散。
於是乎,第二天一早,潘部8艘軟帆戰船在黎明之前獨自出航,於新南安灣南口駛出,然後繞到坦賓島東部海域,沖入龍牙門海峽----潘龍和部不直接從新南安灣北口衝出,主要是擔心荷軍第3艦隊殘餘會在北口外用大隊進行堵防,讓自家沒有更多後援的8艘戰船陷入重圍,所以才採用了從南口迂迴的右勾拳戰術來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當然,若是鄭芝豹同意由鄭家水師主力予以協助的話,明鄭聯軍在數量和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優勢,完全就可以直衝北口,不憚與可能設伏的荷軍水師進行決戰。
得知潘部撇下自己,獨自出航后,鄭芝豹也不生氣,依舊按部就班的於天色大亮后,安排前一日就組織好的鄭家水兵,在己方艦船的抵近掩護下,於距離新南安港5里地外的閣墩公公(Gedunggong gong)海灘進行了登陸。
說起來,第二次新南安灣之戰的失利,並沒有影響登上坦賓島的荷蘭陸師的戰鬥意志,這是因為荷軍陸師指揮官堅信,鄭家勝利只是迴光返照,一旦己方主力編隊出現便能再次擊敗和徹底消滅鄭軍水師;不過,由於荷軍主力艦隊遲遲未開入新南安灣,所以,荷軍陸師指揮官多多少少也是有些擔心的,因此,便在海岸線布置了大量的觀察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