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8章(1 / 1)

第3618章

兵不血刃的奪取KUPANG島后,荷軍第1艦隊順利的沖入古邦灣,然後駛近古邦港、對古邦港實施了大規模的炮擊。

由於古邦港方向一樣沒有回擊,荷軍第1艦隊指揮官便認為明軍見己方勢大,已經逃離了古邦,便做出了立刻登陸的決定。

60艘各型運輸船立刻噴吐出大量交通艇,並在26艘己方“戰艦”的掩護下,展開了登陸行動;然而,第一批登陸的荷軍陸師剛剛登上帝汶島陸地,便遭到了明軍的炮擊;雖然,只是一門小炮轟了兩下便迅速轉移了----明軍團級單位是沒有炮的,但南洋水師陸戰旅在奪取古邦的過程中從荷蘭人手中繳獲了包括岸防炮在內的諸多火炮,由於明軍並不缺火炮,運走顯然沒有意義,所以這些火炮後來就留給了守備古邦的部隊使用----且由於炮手不熟練的緣故,這兩炮僅打死了1名印度兵,並未給荷軍陸師造成太多的傷亡,但還是引起了荷軍的重大警惕。

只是,登陸帝汶島的荷軍陸師第一批登陸部隊並沒有攜帶火炮,所以不敢輕易直面明軍的炮火,就只能向海上停泊的艦隊發出暫停登陸、再用艦炮洗地的信號。

根據岸上傳來的消息,荷軍第1艦隊調用3艘武裝商船靠近海岸線,然後在己方指引下,對明軍可能的藏身處進行了猛烈轟擊;等艦炮轟完了,荷軍陸師才一擁而上,攻向之前明軍炮兵所在的位置,但此時明軍早就撤走了,荷軍陸師於一地狼藉中,什麼都沒發現。

雖然只是趕走了明軍,並未消滅明軍,但荷軍登陸部隊還是在己方艦炮的支援下,完成了登陸場建設,並很快控制了被明軍焚毀的古邦城。

可就在荷軍第1艦隊順利推進古邦登陸戰的時候,第1艦隊內部卻產生了認知分歧。

在第1艦隊的艦長會議上,葡萄牙船長和荷蘭船長都認為古邦守軍力量薄弱,己方留下1000兵和幾艘運輸船就足以控制古邦灣周邊了,主力艦隊應該立刻向帝力方向展開進攻;但英國船長們卻認為明軍是在示敵以弱,真實實力未必如表面上所見的那樣,因此單純1000兵和幾艘運輸船僅有可能控制不住古邦灣,因此,英國人希望12艘英國武裝商船全部留下來,協助上陸部隊鎮壓古邦灣周邊明軍。

沒錯,在荷軍陸師的組建中,英國人沒有出太多的氣力,因此並不能控制住荷蘭陸師,但英國人在奪取古邦后,並不想繼續與明軍作戰,所以,他們便找借口賴在古邦不走了。

對於英國人的自私自利,荷蘭人和葡萄牙人都是不滿的,所以,荷蘭指揮官便勸說英國人目光長遠一些,若不能徹底擊敗大明,現在英國人即便控制了古邦,到時候也得還回去。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