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6章
半年前剛剛出任聯合東印度公司錫蘭總督的德·伊爾卡·安·內瓦爾·范·阿爾加德閣下這兩天眼皮狂跳,為此他特意詢問了醫生和侍從,然後他從某個小道消息了解到,在東方眼皮狂跳可能意味着某種災禍即將來臨。
阿爾加德總督深以為然,是的,自打法國人送回第2艦隊慘敗的消息以來,他一直是度日如年,然而戰局並不因為他的期盼而出現改變,這不,第2艦隊近乎全軍覆沒、第3艦隊也近乎全軍覆沒,最後連第1艦隊也只逃回來11艘武裝商船,還tmd是英國人的,其餘艦船就此再無消息,以至於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荷軍要不要打到廣東、福建、浙江給明帝國一個教訓了,而是明軍會不會攻到錫蘭,讓聯合東印度公司徹底萬劫不復了。
啥?一兩次的失敗不要緊,可以再請國內調派援軍來?
開什麼玩笑,你當這樣的遠征是那麼容易組織的嗎?不說相關軍費花了上千萬盾,不是筆小數字,荷蘭政府未必再拿的出那麼多錢來,就算是聯省共和國和聯合東印度公司能想方設法再湊一筆軍費出來用於組織第二支遠征艦隊開赴東方,只怕等他們到了也是三年後的事了,到時候錫蘭早就一地雞毛了。
什麼?明國政府不一定會遠征錫蘭?
以前阿爾加德總督也有這樣的幻想,但隨着大明朝廷逼着仰光的新統治者對沙廉荷蘭商館動手,明軍攻打錫蘭的可能性已經大大增加了,所以,阿爾加德總督很難再自欺欺人的學做鴕鳥,然後把一切都寄托在明軍無力西進、明國人報復心理沒那麼強烈等不靠譜的猜測中。
有人又要說了,明軍攻來就攻來唄,阿爾德加總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管做好科倫坡等地的防務即可,幹嘛那麼多內心戲呢?
其實阿爾加德總督也想能禦敵於錫蘭島外、科倫坡城下,然而他做不到啊!
沒錯,三支進攻東印度群島的荷蘭艦隊都沒有徹底覆沒,前前後後還逃回來了1艘巡航艦及小40艘武裝商船、近50艘各型運輸船,就連陸軍也逃回來2000餘人,按說有把握守得住科倫坡及聯合東印度公司在錫蘭的其他殖民城市。
但問題是,三支艦隊接連戰敗讓荷蘭海軍官兵已經聞風喪膽了,更不要說逃回來的船中還有相當數量是非荷蘭人所有的,而這些非荷蘭人的船在散播了失敗的消息后,很快就逃離了科倫坡城,進而某些失去信心的聯合東印度公司自己的武裝商船船長也以種種借口逃離了科倫坡港,結果就是,目前還願意保衛科倫坡的荷蘭海軍就只剩下了1艘巡航艦和4艘武裝商船;真要是明軍反攻錫蘭,這點船連給人家塞牙縫的都不夠,至於陸師嘛,在海軍失敗的情況下也是沒辦法堅持三年,等待國內救援的。
那麼,阿爾加德總督為什麼不派人去龍牙門找大明議和呢?想來即便是議和不成功,也能拖住了對手,給錫蘭這邊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