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2章
明弘光十三年、俄歷1657年四月初,負責與大明談判的葉梁科夫伯爵寫信給林北都司,建議儘快恢復兩國間相關談判,然而林北都司回復,由於都司人事發生變動,都指揮使李成棟調任北庭都司都指揮使、坐營監槍內廠鞏英也調往成都出任鎮守內監,所以談判需要延遲到新任都司主官就任后才能恢復。
伯爵不明白為什麼兩國間談判會受到地方官員職務變動的影響,因此提出了抗議;對此,大明方面回復稱,大明的談判特使是由林北都司鴻臚使擔任的,且爭議區大多屬於林北都司管轄區,因此林北都司的人事變動跟兩國談判的確有緊密的聯繫。
既然大明方面能自圓其說,既然目前東線的態勢平穩,因此,葉梁科夫伯爵就只能同意談判延期至當年的8月底9月初復會。
然而葉梁科夫伯爵不知道的,此時此刻,朝日兩國已經根據大明的要求,各自集結起了一定的兵力----大明要求日朝兩國各準備10000兵馬,但朝鮮方面最終只拿出7000人出來,不過,面對大明的質問,朝鮮人同意多提供15000石稻米作為補償,南京大都督府盤算過後,覺得可以接受,便這個結果揭過了此事;而日本人也不省心,幕府自己根本就沒出兵,而是強迫了一些與大明勾結不深的小藩拼湊了10000兵馬出征,並且還在大明要求自備的一年軍糧上斤斤計較,實際準備的糧食僅夠吃十個月的,對此,大明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不知道了-----準備渡海北上參與大明對雅庫茨克督軍區的遠征。
當年四月末,參戰朝鮮兵馬於江原道江陵城上船,經過20天的海上漂泊,抵達了苦兀島北部的北夏庄做臨時休整;幾乎在朝鮮兵上船的同時,自新瀉出海的參戰日軍也分三批被運到了兀的河堡(原兀的河商棧)休整,並等待內鱷海的浮冰進一步的消融。
同時六月初,稍事休息的兩國兵馬再次上船,然後經過十天的航行,分別抵達了甲子堡等東極都司位於鄂霍茨克海北部的據點。
接下來兩國兵馬在又分別休整了七天後,各自以3000人的規模,兵分5路,沿着已經探明的道路向尤格列諾克、伊奧米亞康、奧姆恰克、圖拉亞、梅棱嘎、阿納德爾斯克等俄國城鎮及露營地展開了進攻。
經過一個月的戰鬥,在明軍的指揮和助戰下,朝日兩軍順利的攻佔了10餘處俄國探險隊的夏季營地、拔出了尤格列諾克、奧姆恰克、圖拉亞等3座俄國人興建的簡易城寨,斃俘俄國哥薩克678人,解放土著村落83個,並繳獲了大量的皮毛、沙金。
明軍大舉來襲的消息傳到了雅庫茨克城,俄國雅庫茨克督軍府大驚失色,然而根本抽不出足夠的兵力馳援東部已經失陷或陷入包圍的俄國城鎮,就只能一面放棄尚未失陷的勒拿河以東地區、收回人手保衛雅庫茨克城,一面緊急向葉尼塞斯克督軍府及位於鄂木斯克的西伯利亞總督區報告了“明軍”來襲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