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5章
廂藍旗固山額真、溫郡王愛新覺羅·固爾瑪琿粗聲粗氣的說道:“但羅剎鬼與南蠻子不是一條心,對大清總是好事,大清可以集中力量對付一頭,而不用兩面作戰!”
這些年,因為北疆艱苦,所以滿清高層中順承親王勒克德渾、承澤親王碩塞、謙親王瓦克達、第二代英親王傅勒赫都相繼病亡,而順治帝親政后,又通過激烈的政治鬥爭來攬權,期間逼死了鑲白旗固山額真、和碩親王(註:沒有具體封號)愛新覺羅·樓親,因此昔日八旗旗主中地位最低的固爾瑪琿已經是滿清朝廷有數的重臣了。
因此,對於固爾瑪琿的話,順治帝不得不給予必要的回應:“溫郡王,即便不用顧忌羅剎,可朝廷是否有應對南朝進攻的足夠兵馬呢?”
固爾瑪琿奏報道:“經過六七年的休養生息,大清現有四十萬百姓,必要時可以組建七萬人的軍隊,而且較順治六年時軍中老的老、少的少的情況要好了太多。”
固爾瑪琿的話實際有些文過飾非,事實上,滿清遷國期間以及定居唐努烏梁海后,都有大量的婦孺損失,雖然這些年通過兼并唐努烏梁海及布里亞特的蒙部恢復和充實了一些人口,但始終沒有恢復到崇禎十七年入關前的水平,且戰鬥力就更是不能同日而語了。
當然,四十萬人和七萬軍並非是在騙順治皇帝,問題是,真要拼湊出七萬軍隊,滿清根本維持不了多久,到時候仗還沒打輸呢,後方糧秣就要耗盡了。
“王叔,既然朝廷兵強馬壯,有沒有先發制人的可能呢?”
或許年輕氣盛,或許是真覺得滿清又行了,所以,聽完固爾瑪琿的話,順治皇帝便有意對瀚海、燕然、北庭、林北等地主動發起進攻,籍此掠奪人口物資、削弱明軍進攻的能力。
不能說,順治皇帝的想法就錯了,但固爾瑪琿卻擔心更多:“皇上,朝廷出兵先攻,倒也未嘗不可,但唐努烏梁海此地現在四面接敵,如果朝廷主力盡出之際,南朝從旁處抄襲國中,那就大而不妙了;可若是留置兵馬,減少出擊兵力,有可能得不到大的勝果,所以,皇上真要出兵,還要謹慎計算過才好。”
聽話聽音,順治皇帝很是不滿的質疑道:“那就乾等着南朝打過來嗎?”
固爾瑪琿苦笑道:“皇上,若是南朝不管不顧的徑直攻來,倒也好了,或可以再讓南朝兵馬體會一下薩爾滸的慘敗。”
“你,你們!”
順治皇帝臉一板,隨即負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