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216 字 1個月前

第3702章

長河西魚通寧遠軍民宣慰使司又名明正宣慰司或明正土司,是嘉絨藏族中領土最廣大、實力最強勁的酋部,該土司一開始下轄13家鍋莊(或稱鄉),後來隨着勢力不斷膨脹,周邊大量小土司紛紛投靠,截止至弘光十三年末,該土司已經領有33家鍋莊及若干個零星的村落,控制人丁6000餘戶小30000口。

更關鍵的是,早在崇禎十六年,明正土司就已經向滿清申請內附,雖然後來明清之間的形勢出現了逆轉,明正土司見勢不妙及早轉向,但在大明的眼中,明正土司已經打上了不可靠的烙印,而明正土司自身也是對此了如指掌的,因此王襄並不認為自己僅靠武力恫嚇就能輕而易舉的將明正土司肢解,然後順利納入朵甘都司的控制之下。

為此,王襄一方面向雅州遣送傷病的明軍和漢族民夫,一方面又頒布命令,要求已經納入朵甘都司名下的穆坪等衛各出精兵二百、民夫二百----穆坪等已經出兵且出兵較多的,則遣回士兵、更換民夫----沃日等千戶所各出精兵五十、民夫五十,與剩餘明軍組成聯軍共同討伐明正土司。

鑒於王襄部連破穆坪、巴底、巴旺三部的滔滔凶焰,已經降服並領受了衛所職官的各家土司乖乖的服從了命令,從所部中抽調兵馬和民夫,然後陸續開赴巴旺境內,最終於弘光十四年五、六月間,一支由1400餘明軍(內中京營戰兵500餘、川西鎮戰兵250餘)、1400雅州蕃兵、1300嘉絨藏兵、2900民夫(內中漢族民夫1000、雅州蕃部600、嘉絨民夫1300)組成的7000大軍組建完畢了。

隨即,王襄便帶着這支大軍氣勢洶洶的沿着大渡河谷向瀘定-康定方向殺去······

大渡河兩岸峰險水急且只有行商和路人可走的小路,並無容納大軍通行的道路,因此王襄部一路上還要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因此行動速度比較緩慢;而就在王襄部慢悠悠的向明正土司核心地區殺去的時候,沙皇阿列克謝一世從烏克蘭回到了莫斯科。

從烏克蘭回到莫斯科的阿列克謝一世還來不及休息,就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西伯利亞那邊與中國人談妥了?”

“是的!”在沙皇遠征期間實際承擔俄國首相職務的大牧師尼康回復道。“葉梁科夫伯爵與明國人草簽了一份囊括建交、通商以及領土劃分的條約,不過,其他的其他部分倒也就算了,有兩個內容有待商榷。”

在阿列克謝一世的示意下,尼康繼續往下說道:“明國人堅持俄國大使不得進入其首都常駐,僅允許俄國大使在明國邊境行政區的首府建立使館。”

二十九歲的沙皇打斷道:“按照對等原則,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拒絕中國大使進駐莫斯科呢?”

大牧首回復道:“明國人並不要求他們的大使進駐莫斯科,但希望能進駐西伯利亞總督府所在的鄂木斯克。”

沙皇皺眉道:“這有什麼問題嗎?”

“問題在於,明國人的邊境行政區首府距離兩國議定的邊界只有不到300俄里,而鄂木斯克距離兩國議定的邊境超過1500俄里,對比之下,顯然明國人能更多的了解俄國邊疆的情況,甚至可以了解到部分俄國內陸的情況下,但我們的大使想要明國內陸的情況就十分困難了,甚至連明國邊境行政區的情況也不一定能全面了解。”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