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8章
有着時不我待想法的還不止順治皇帝,所以寧完我的說服行動進行的非常順利,甚至可以說與簡郡王府是一拍即合,於是乎,愛新覺羅·巴爾堪很快行動起來,差不多在寧完我到訪一周后,廂藍旗便有人“冒死”向順治皇帝上奏,揭發溫郡王愛新覺羅·固爾瑪琿對廂藍旗名下旗丁的過度壓榨!
沒錯,當初滿清在定都新京、佔據唐努山與東西薩彥嶺間的葉尼塞河河谷后,曾給各旗旗丁分配了耕地和草場,按照當時的規定,全體旗人按旗主、世管牛錄章京、普通開戶旗丁的身份不同領受不同等級的授地。
其中會農耕的旗丁家庭每戶可以得到一百畝耕地和一百畝草場,不會農耕的旗丁家庭授予六百畝草場(即夏季牧場和冬季牧場各三百畝),世管牛錄章京家庭或授予一千畝耕地、五百畝草場或直接是六千畝草場,旗主則授予一萬畝耕地、五千畝草場----牛錄章京以下的分得撥什庫、撥什庫及牛錄章京以上的甲喇章京、梅勒章京等其實都是八旗內部職務,而非真正的八旗內部等級,所以這些官員有領受一定的職務俸祿,但拿到手的永業田數量還是與同等級的普通開戶旗人、世管牛錄章京相同的。
因此在正常情況下,若不是旗主的話,哪怕是貴為親王,能領受的土地也跟世管牛錄章京的一般無二(正常情況下,親王、郡王、貝勒這些高層貴爵肯定會分領一個到幾個牛錄的,絕不會出現親王、郡王等不領牛錄的情況)。
當初滿清議政會議之所以如此分配土地,主要是為了縮小上下差距、安撫一眾普通旗丁,並鼓勵旗丁生育,快速增長人口;但施行下來,實際是有問題的,關鍵在於牛錄章京以上沒有足夠的勞力經營自家受領的耕地和草場。
雖然,後來通過征服唐努烏梁海本地蒙古部族及出兵科布多、招攬俄國境內布里亞特蒙古族等方式為權貴們搞來了新的阿哈包衣,但也只部分解決了放牧人手,並不能為八旗高層提供足夠的耕作勞力;所以,兜兜轉轉后,八旗高層就只能強迫名下旗丁為自己無償勞動。
無償勞動的方式大致有兩種,其一,是要求旗丁出人力為牛錄章京及旗主亦或是為正在滿清常備軍服役家裡勞力不足的普通旗丁家庭提供播種、收割、運輸、倉儲的全套無償勞動;其二,牛錄章京及旗主將自己名下的土地強行分租給麾下旗丁/常備軍服役家裡勞力不足的普通旗丁家庭則是清廷安排的代種,並要求一眾普通開戶旗丁按租種耕地面積,在收穫後向旗主及牛錄章京繳納一定數額的收成。
由於第一無償勞動的方式存在出工不出力的可能,所以,順治十年以後,大部分的旗主、牛錄章京以及朝廷規定的代種都採用第二種方式進行,固爾瑪琿自然也是一樣。
不過,與一般牛錄章京與旗主要求的年繳三成的佃租----上至親王、下至普通旗人每年還要向滿清朝廷繳納三成收成和牲口孳息,所以普通開戶旗丁被迫租種一年後,自身只能拿到可憐的四成收穫----不同,固爾瑪琿跟旗丁們索要的是每畝每年二斗的固定佃租。
而以唐努烏梁海地區的水熱條件,每畝地正常年景也就能有個六七斗的收入罷了,一旦出現歉收和絕收,那旗丁辛苦一年下來,不但沒有收入,甚至還要從自家菲薄的收成中拿出一大塊來彌補固爾瑪琿的損失,這就有些令人髮指了。
因此,廂藍旗內部對固爾瑪琿的攻擊也不能說是無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