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1章(1 / 1)

第3731章

這話怎麼說呢,人是會變的,且當初擁護黎皇的是武氏最初的兩代家主武文淵和武文密,但從武家第三代家主武公紀開始,武家對黎皇已經由粉轉路,再轉黑了----大臣再忠誠,若是主君是扶不起的阿斗,一樣會因為失望而絕望,進而對君主的態度大變的----等待武家第四代家主武德恭時,武家徹底已經變成了只想自保的藩鎮,所以,大明既然答應武氏以大明土司(郡伯、世襲宣光知州)的身份保有宣光及河江兩地,武家就自然而然的投到大明門下,成為大明的馬前卒了!

啥?大明會不會卸磨殺驢?

開什麼玩笑,大明雖然目前正在進行撤廢土府土州土縣及撤廢宣慰司、安撫司、招討司、長官司的行政區改革,但這一改革並非是立刻消滅土司,而是為未來改土歸流做一些鋪墊,並且眼下大明不缺安置漢民的土地,不需要立刻對土司下手,因此,至少一百年內,大明不需要大規模的改土歸流,所以,在此情況下,拿個大明朝廷保證的金飯碗,可比在鄭主眼中懷璧其罪要好太多了。

既然跟着大明比跟着后黎朝更安穩,既然再怎麼的,安南也輪不到武家覬覦,那麼武氏又為什麼不能“引狼入室”,做一名“越奸”呢?

有人又要問了,武氏願為大明馬前卒、開門揖盜也就算了,高平莫氏既然不願意為大明前驅,為什麼不提醒鄭主大明入侵在即呢?

事實上,莫氏一早就向鄭主通報了大明可能入侵安南的消息,但西廠一早就散布了相反的謠言,讓主府高層難辨真偽----西廠說,莫氏拒絕大明招攬,不願意成為大明內藩,折了大明朝廷的面子,大明準備用武力收拾莫氏;由於大明的兵力調動是弘光十五年年後開始的,之前並沒有大張旗鼓,所以主府不認為大明這邊會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滅國戰爭,即便真的不是嘴炮,戰爭規模也僅限制在高平一地----沒辦法立刻結束與阮主在藍江方向的爭奪,把主力調回北方駐防。

不過把水攪渾了只是最基本的操作,既然各地兵馬已經紛至沓來了,吳三桂自然要變假為真,給莫氏發出最後通牒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