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0章
華燈初上,大明開國之初就建在秦淮河畔的李記老號內張燈結綵,樂聲喧天,不過今天任何一個被樂聲吸引而來的遊客都被店家合情合理的拒之門外了,只有少數拿着請帖的貴賓才被允許進入店內高坐。
酉末戌初(19:00)時分,店內大廳已經坐滿了受邀而來的賓客,但主家卻還沒有到,所以為了避免來賓們干坐,茶水茶果已經擺放上來,與此同時,大廳里的一角也響起了幽幽的歌聲。
是的,在本時空中,大明有戲劇,有樂舞,但單純的唱歌卻被視為下里巴人的娛樂,並不受主流社會的歡迎;但今天的歌者卻是以目前大明宮廷中流行的、由當今大明弘光皇帝親手調教出來的吟唱方式在唱頌歡歌,因此,倒也讓不少來賓沉浸了進去。
當然,由於與會的人較多,所以有人安之若素在那聽歌,有人卻壓低了聲音在那交頭接耳:“這《臨江仙》、《赤壁懷古》倒也唱的雄壯,不過,南京什麼時候流行這種唱腔了?”
“槐早兄不知道了吧,這是宮裡面流出來的唱法,據說還是今上最喜歡聽的曲歌調子,所以當初一經教坊司傳唱,立刻就風靡了南京,秦淮河上習唱的不知凡凡,但能唱好的,卻還是不多。”說話人說到這,衝著歌者的方向言道。“秦家班子,應該是目前除了宮裡、教坊司以外,唱的最好的一家了!”
被稱為“槐早兄”的某人若有所思的說道道:“最好的歌姬班子、最好的待客店家,內務府這次倒是下了大血本呢,只是一般來說,宴無好宴,這一屋子可都是大明最有財力的商東,你說內務府這是打的什麼算盤!”
“槐早兄,內務府打什麼算盤,你我憑空猜測是猜不出來的,不如既來之則安之吧!”
槐早兄笑了起來:“話是這麼說呀,可是鹽上面我們吃了那麼大的虧,心裡不甘心啊!”
朱由崧發了話,所以鹽業公會最終還是建立起來了,各路鹽商之間的利益衝突也隨後擺平了,但鹽商們最後發現,自己花了大投入,最終沒有能有足夠的盈利----是,盈利是有的,但在商業借貸利率一般不低於30%的當下,一年不到10%的食鹽銷售盈利,對於鹽商來說就是虧本----因此,相關商人免不了對大明朝廷產生不滿。
更有甚者,由於明廷公然拿內務府接盤的事來威脅想要退出的鹽商,所以,在一眾鹽商及鹽商背後的人看來,內務府簡直就是萬惡之源,自然不會對內務府的所作所為心生親近的。
“槐早兄,恕小弟直言,內務府與民爭利,的確是我輩的大患,可是人家畢竟是宮廷的產業,你能惹得起嗎?眼下聖君在位,正人君子都不敢發聲,你我還是不要螳臂當車、引火燒身了!”
槐早兄嘆息道:“歸英說的對,聖君在上,你我的確是惹不起內務府的;可是現在已經不是惹不起的事了,而是想躲也躲不開······”
槐早兄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室外有人高頌道:“司禮監隨堂太監、御用監監督、欽命提督內務府俞公公駕到!”
室內的歌姬樂者立刻從角門退了出去,與會的商賈們則紛紛站起來相迎,而在大廳之外,從李記老號的大門口一直到大廳的入口處,排成兩列的李記夥計、掌柜乃至為俞義打前站的小內侍、內務府下級官吏紛紛跪倒在地----其實大堂內的商東中也有人跪倒的,但這不是刻意向俞義獻媚,而是因為這些商東沒有秀才以上的身份,因此在面對一名從四品的大宦官時,按照朝廷禮法,必須下跪。
等一身穿着高位太監紅袍的俞義走進從李記大門時,內外更是齊齊頌道:“小的參見俞公公,祝俞公公身子金安、如意吉祥!”
俞義呵呵的笑了笑:“場面那麼大幹什麼,都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