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414 字 1個月前

第3772章

這些一邊四散奔逃一邊又大喊大叫着“明寇主力從海上打來了”的第三次攻城阮軍----好吧,基本都安南百姓組成的農兵炮灰----不但讓原本只是虛張聲勢的登陸明軍水兵看傻了眼,還讓那些沒被明軍水兵攻擊的阮軍在心理上受到了嚴重的衝擊,以至於早就沒有戰意的阮軍各部真的以為明軍主力已經登陸並向自己襲來了,於是乎也跟着炸營了。

成千上萬的阮軍同時高呼“敗了、敗了”,然後四下奪路而逃的場景讓瞠目結舌的阮福瀕及阮氏高層傻眼了,他們立刻命令督戰隊予以攔阻,但誰知道不斷被敗兵衝擊的督戰隊此刻也慌了神,隨即跟着一起逃跑了。

得知督戰隊也潰逃的消息,阮福瀕一口鮮血就噴了出來,一些阮氏高層見此情景知道大勢已去,便不管不顧的立刻簇擁着已經失去思考能力的阮福瀕向香水社方向逃跑,最後直到逃到Truoi河以南才停住了腳步。

等阮福瀕終於從渾渾噩噩中清醒過來后,安排重臣清點余部時,這才發現最後總攻開始時還有六萬五千人的阮軍,最終能撤到Truoi河以南的,只有八千人不到了。

以十萬之眾歷時數月都沒拿下富春,現在區區六千人,還能抵抗源源不斷而來的明軍嗎?

所以,接下來怎麼辦就成了阮氏高層最關注的問題。

向西走,那是長山山脈,裡面充滿了阮主還沒有征服的土著,且山多地少,根本不足以作為根據地;向東行,則是汪洋大海,且有明軍水師日夜出沒,也是去不得的;那麼向北,試着與胡瑄部匯合行不行呢?

答案是不行,之所以如此原因有兩個:其一,逃離富春城下時,阮氏高層慌不擇路,下意識的選擇了南逃,因此等他們帶着阮福瀕停在Truoi河時,阮軍殘部已經處在富春以南、峴港以北了,想要北上與胡瑄部匯合,得再一次繞過富春外圍才行,這就很難逃過明軍探哨的視線,進而有可能遭到明軍的攔截,而以現在阮軍余部的狀況,甭管富春一線到底有多少明軍,只要遭到阻擊,一概是羊入虎口的狀態;

其二,就算能繞過或突破明軍於富春方向實施的攔截,北上與胡瑄部實現成功會師也只能苟延殘喘一時而已,須知道,石瀚河以北也是有明軍“大隊”存在的,到時候兩面來個夾擊,只怕阮氏依舊逃不過徹底覆亡的命運。

有人會說了,南線不是也有明軍高傑部在嗎?阮福瀕一行如果南逃,那麼按之前的邏輯,也一定會落一個被南北兩路明軍圍殲在TamKy河一線的結果。

沒錯,阮氏高層也是這麼判斷的,因此很多人是反對南下與阮有進部會師的。

但眼下的問題是,誰也不知道富春明軍什麼時候會向Truoi河方向展開進攻,所以沒有人敢在Truoi河一線停留太久了,因此別無選擇的阮福瀕就只能先向南撤退,儘可能的與阮有進部實現抱團,這才有可能尋找到最後的一線生機----阮主這邊其實是有些過慮了,事實上阮軍突然崩盤之前,富春明軍已經只剩下不到九百可戰之兵,就算加上突然殺出的明軍登陸水兵,也不過一千三百人而已,還要儘快的將一眾傷病官兵運離了已經成為瘟疫源頭的富春城,根本就沒力量去追殺阮主一行;不過這一結果,滿耳都是誇張謠言的阮氏高層是不知道,所以,在十萬火急已經無暇細想的情況下,阮福瀕就只能做出看起來最有利的選擇。

然而阮福瀕的南撤,就把孤懸在石瀚河一線的胡瑄部給徹底賣了:“你們都知道情況了吧,主上的大軍在攻擊富春城的最後關頭遭到明寇新近登陸部隊的背後攻擊,已然是大敗,目前主上不知去向,我們也即將為南北明軍所夾擊。”

胡瑄說到這,頓了頓:“即便明寇由於某種原因暫時不對我們進行夾擊,糧道斷了,我們也是維持不了不多的,所以,本部接下來怎麼辦?你們都拿個說法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