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6章
弘光十六年二月三日,一艘從錫蘭坡州港(科倫坡)出發的中式船隻駛入了葡萄牙人控制下的印度港口第烏----眼下,已經把水師主力遷移到了錫蘭的鄭家艦隊可謂是印度洋上的一霸,其巡航範圍囊括了緬甸海域、孟加拉灣、阿鎮周邊海域、印度東海岸海域以及北抵第烏的印度西海岸海域,因此靠着鄭家艦隊的威名,大明商船可以毫無阻礙的行駛在這些海域內,基本沒有什麼海盜敢前來捋虎鬚的。
四天後,這艘名為【西海號】的中式船隻在完成補給及部分船上商品的銷售任務后離開第烏,帶着船上剩餘的中國商品及在第烏採買的一些印度當地特產品以及雇傭的印度導航員、翻譯,繼續沿着印度西海岸航行,並在避開波斯灣內阿拉伯海盜的襲擊后,於當年二月二十三日白天駛入了第三波斯帝國控制下的阿巴斯港。
所謂第三波斯帝國,即薩法維王朝、沙法維王朝、薩非王朝,是由純波斯人建立的、繼古代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以來第三個完全統一伊朗東西部的國家。
該國的建立者系擊敗了由土庫曼人組建的白羊王朝、黑羊王朝,恢復了波斯人獨立民族地位的伊斯瑪儀一世;不過該國真正強盛起來,還是在第六代君主阿巴斯一世手中實現,當時該國的疆域包括另一時空伊朗、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的全部,以及伊拉克、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部分,可謂相當的廣闊,甚至就連阿巴斯港實際也是在這位君主的手中才從小漁港變成了一個國際性的貿易港口的。
然而,阿巴斯一世忙於國家大事沒有教好子孫,所以等到阿巴斯二世繼位后,第三波斯帝國的興盛狀態便轉瞬而逝了----阿巴斯二世是阿巴斯一世的孫子,但18歲登上王位的阿巴斯二世除了對殘殺兄弟有興趣外,甚少留意政事,又無文化或學術興趣,甚至有閱讀和書寫的困難,所以在他的統治下,巴格達、坎大哈等地相繼落地鄰國之手,烏茲別克人及土庫曼人也頻頻襲擾該國東北方向的國土,以至於國家日益凋敝。
當然,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不,阿巴斯一世留個阿巴斯二世的家底過於雄厚了,所以阿巴斯二世還是繼續折騰的能力;而且阿巴斯二世的折騰一向只針對國內,與能帶給他巨大利益的海貿上還是秉持開放的態度、歡迎各國商人到訪的;所以,當這艘大虎屋名下的中式一千五料(約500噸)商船駛入阿巴斯港后,很快受到了港口稅務官員的禮遇。
是的,真正的禮遇,而不是打引號的禮遇。
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不單是因為回教聖人穆罕默德曾經發出過“尋求真理,哪怕遠在中國”的聖訓,還因為古代絲綢之路的故事長年在波斯大地流傳,讓波斯人都嚮往着往昔那段美好的日子----其實也跟明波之間相隔太遠,沒有利益衝突有關,更何況,明船此次首訪還意味着今後大量中國商品的到來,這可是能為薩非王朝帶來豐厚收益的。
“感謝您的熱情招待。”從第烏聘請的波斯語翻譯一字一句的將【西海號】通譯柳公先口中的葡萄牙語翻譯給港口總督知曉。“鑒於這次貿易非常成功,相信未來本號會安排更多的船隻運輸更多的商品前來波斯的;只是考慮到未來長期貿易中必然出現的貨物銷售時限問題,本號希望能與英圭利、尼德蘭等國的貿易公司一樣,能在阿巴斯港獲得一塊足夠大的土地,用於建立必要的貿易商棧;並且本號希望,波斯政府能授予本號自行保衛商棧的權利。”
聽完轉述的大虎屋方面的要求,港口總督與港口檢察官、稅務官對視一眼后,表態道:“原則上,我國可以出售土地給貴商號,也可以允許貴商號建立圍牆、組織守備隊來保衛商號的安全,但貴方應該表示出更多的誠意!”
柳公先聽完翻譯先是做了一個搓錢的國際公用手勢,然後目光炯炯的向波斯人探問道:“貴國所謂的誠意,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