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9章(1 / 1)

第3789章

柳公先也明白其中的關竅,便鬆了口氣道:“那行,那我就去英國商棧藉助;不過船長,你們還是早一點回來才是。”

余宏升嘆息道:“就算我想早一點打個來回也是做不到的,來的時候我估算過來,從坡州港到第烏港是小四千里水程,從第烏港到阿巴斯港又是三千六百里水程,其中不耽擱,單趟也要四十天,何況坡州這邊實際沒有太多的商貨,還得去六千里水程外的龍牙門港拿貨,就算一帆風順,前後加起來也得九個月的時間。”

九個月顯然是太長了,所以柳公先抱怨道:“啥時候咱們能換軟帆快船啊!”

【西海號】的平均航速只有2節,若是能換成了平均航速在4~6節的軟帆快船,從龍牙門港到阿巴斯港的航行時間將減少50~75%,這就大大減少了途中的消耗,增加了貨物的輸送量,提高了單次出航的預期收益,因此雖然一次性投入很大,但回報也會高了很多。

“別指望在短期內換軟帆船了。”余宏升解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國內現在能生產軟帆船的船場屈指可數,每年生產的軟帆船一半都是為水師生產的,剩下的那幾條福海號、祥福瑞號都在搶,猴年馬月才能輪到大虎屋呢。”

目前大明有東北、東南兩個方向的移民任務,還有對安南進行人口置換的任務,所以對於遠洋快速帆船的需求量很大,但供應能力卻沒有增加多少----民間雖然已經開始生產西式軟帆船了,但產量和質量沒那麼快提高----所以,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內務府眼下還顧不上主要負責環印度洋貿易的大虎屋。

柳公先頗有些不甘心的說道:“誰讓我們跟福海號、祥福瑞號相比還是小字輩呢!”

也對,朱由崧首先創立的是福海號,然後從福海號中分離出了祥福瑞號,接着又分離出了大虎屋,但大虎屋最早只是一個用來掩飾福海號與日本諸侯走私的名頭,並沒有真正的實體,也就是明軍佔據了龍牙門之後,才由虛構的組織變成了內務府和西廠伸向印度洋的觸手,所以,作為內務府內部的小字輩,能拿到福海號和祥福瑞號淘汰的中式船隻已經不容易了,想爭取寶貴的軟帆船,那是在做夢呢!

只是,說完這句,柳公先忽然神色一動:“船長,果阿不是能造西式船嗎?要不咱們建議本號花錢跟葡萄牙人買吧!”

余宏升眉頭一揚:“這倒是也是辦法,行,我報上去,看看上面能不能批。”

說罷,余宏升拍了拍柳公先的肩膀:“農先,接下來九到十個月,就辛苦你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