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2章
楊朋被因禍得福的結局搞得瞠目結舌,好半天才叩首道:“奴婢,奴婢萬死不辭!”
朱由崧為什麼會放過同樣是知情不報的楊朋呢?
一句話,楊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真要主動奏報了,還有越權行事的嫌疑呢!
有人會說了,你這話不對,楊朋這是屬於對主不忠,朱由崧不應該不罰反賞!
其實事情是不能這麼理解的,因為作為對外不對內的西廠的提督內臣,楊朋並不知道萬世和劉琛有沒有上報過地方鎮守、守備內臣、坐營監槍內臣向宮內大璫送禮的事----也不知道那些鎮守、守備、坐營監槍內臣是不是有明確可查的貪污之舉。
如果萬世和劉琛都沒有報告,楊朋報告了,固然是表達了自己對朱由崧的忠誠,但也超越了西廠應有的職權,犯了官場的大忌,日後肯定會受到司禮監同僚的忌憚和有意無意的孤立、甚至是陷害和圍攻。
可如果萬世和劉琛都已經向朱由崧報告過了,而楊朋再秘密向朱由崧報告,就不是簡單的越權行為了,少不得有人會認為他有意背刺同僚,也許直接就讓萬世和劉琛兩人,以及兩人背後的團體與楊朋結下死仇了。
甚至就連朱由崧也會懷疑楊朋的用心,在一定程度上認定楊朋野心勃勃的要拿同僚做墊背、進而謀求自身更多的政治利益----一句話,伴君如伴虎,所以,該說的說,不該自己說的就不說,才是標準的宮廷生存的準則。
而朱由崧才是因為楊朋的“本分”,才提拔了他;當然,提拔的同時,朱由崧也記着他沒有報告、變相夥同萬世、劉琛隔斷中外的事所以,拿了楊朋的西廠實權,也算是給楊朋一個警示,告訴楊朋榮辱都在自己一念之間,籍此明示楊朋今後該如何行事。
不對吧?剛剛楊朋的密奏也有將水攪渾的意思,朱由崧怎麼就視而不見了呢?
原因也很簡單,朱由崧對蒲陽他們的提拔其實不是拔苗助長,但一下子把蒲陽他們直接安排到司禮監秉筆的位置上就有些過了,所以朱由崧還需要楊朋先頂一頂,所以才對楊朋那番居心叵測的話,聽而不聞----話又說回來了,朱由崧一定會把楊朋也納入可用不可信的名單之中,過兩年,一切風平浪靜了,就會悄然無息的拿掉楊朋。
不可能向楊朋袒露自己心思的朱由崧看着楊朋露出的驚喜表情,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交代道:“起來,去把俞義叫進來!”
楊朋立刻站了起來,但由於心情過於激蕩及久跪后氣血不暢,結果站起來后摔倒在地,好半天後,才重新爬起來,然後一步一挪的走到殿外,向在垂首站在風雪中的俞義說道:“俞公公,皇爺喚你進去。”
俞義遵旨再次走進了乾清宮內,然後跪在朱由崧面前為自己辯解起來。
然而,俞義才說了一句,就聽朱由崧打斷道:“買賣內務府名下商號司職,你還有理了?難道不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那些花了錢的,錢從哪來,還不是挖了朕的牆腳!”
俞義一下子啞口無言了,此時就聽朱由崧言道:“朕看在你過去勤勉的份上,再給你一次機會,且自去向宣誠把事情說清楚了,並配合宣誠把下面的問題查個水落石出,追回原本屬於內廷的銀錢,然後滾去神宮監當一任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