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5章
朱由崧對黎元寬的應諾沒有任何的標識,而另外拋出了個重磅炸彈:“朕剛剛想過了,眼下大明道一級行政區的數量太多了,應該合併一些,如此可以減少了朝廷開銷,也能方便內鎮兵馬的調劑,還能減少鎮守內臣數量、避免更多的鄙行發生。”
朱由崧扳着手指說道:“江東道和江南道或可以合併,浙北道和浙南道合併,畿東道、畿南道、河北道、代北道可以重組為三個道,江北、黃淮、河南、山東也可以重組為三個道,關中道與漢中道、旬陽道可以合併,但同時要划幾個府出來給臨道······”
為了減少鎮守內臣數量而裁併、重組各道,這讓馬士英等人面面相覷,但裁道能省減官員數量及相應的經費支出,也是減輕了國家財政壓力之舉,馬士英等人也是不好拿頻繁變易行政區劃會造成地方行政混亂的借口拒絕朱由崧的提議。
新任戶部尚書解學龍和度支部尚書張縉彥更是滿口的支持,以至於新任吏部尚書曠昭尚未到職前、代為主持吏部事務的吏部左侍郎劉鱗長想推脫卻根本開不了口----裁道減官可是要得罪一大批官員的,吏部當然不想做這個難人;但朱由崧一定要吏部代為背鍋,即便是曠昭在場其實也是拒絕不得的······
等從紫金山京營營地回到內閣,馬士英把孫傳庭、錢謙益、左懋第、張國維、路振飛等其他五位大學士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里,然後詢問這幾人道:“諸位閣老以為陛下提議裁道的目的是什麼?”
孫傳庭很是平靜的說道:“內廷這次怕是要大換血了,陛下裁道估計是想着平衡內外。”
孫傳庭的意思是,內廷亂了,外朝也要亂,這才能維持平衡----內廷外朝都亂一陣子,等事情都穩定下來時,新的平衡也就基本成型了。
錢謙益同意道:“聖心雖然難測,但凡事不過【中庸正和】幾個字,所以,謙益同意次輔的意見!”
左懋第卻道:“不管陛下是不是意在平衡內外,但早該裁掉幾個道、留那麼多官幹什麼!空費國帑!”
左懋第的意思是,朝廷財力如此緊張都不忘給百官增加俸祿,百官卻以弊規陋習乃至明令禁止的貪腐來回報朱由崧的厚遇,朱由崧生氣要減少幾個官的位置也是合情合理的。
路振飛沒有說話,但張國維卻道:“我的看法與左閣老相同,陛下此舉更多的是為了裁官,裁道是順便之舉。”
在場大學士們可不敢小看了張國維,雖然張國維只是初入內閣,但人家可是老牌子的吏部尚書,一旦轉正,位次還要排在錢謙益之上。
所以,馬士英虛心請教道:“還請玉笥說明白一點。”
“陛下要查隱戶,至今查不清楚,要均田,也屢遭阻礙,所以,陛下一早認定是地方官員施政不力,早有逼着下面動一動的心思了,正好江西巡按李昶又一份奏疏打破了天下無事的假象,陛下自然順水推舟,來個一舉數得。”
幾名大學士頓時恍然大悟,紛紛應道:“有道理,有道理,的確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