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9章
朱由崧算過了,經過十二年的積累,分科進仕已經深入人心了,既然如此,那就要趁熱打鐵,徹底實現官員考試專業化、任職專業化!
馬士英遲疑片刻,最終應道:“分科之舉,陛下可否容臣與何學部商議了再行奏報!”
朱由崧不想逼得太緊,便同意了,不過,在暫時擱置了分科進仕的話題后,朱由崧又拋出一個石破天驚的話題來:“馬老先生,朕覺得南京的確不宜長期為首都,但遷都北京又存在種種困難,光一個漕運,就會大量消耗了國力,所以,你替朕想想,是遷都奉天呢?還是遷都武昌或承天!”
馬士英倒吸一口冷氣,是的,朱由崧這個問題太重大了,重大到馬士英根本沒辦法回應的程度,所以,他迅速權衡了一會後才試探的問道:“陛下是覺得南京有什麼不適嗎?”
朱由崧澹澹的說道:“秦淮香風把人的骨頭都吹酥了,所以朕想讓政風更剛健一些;另外,大明向海外的拓殖已經告一段落了,今後更多的精力要放在了北面和西面,南京還是太遠了一些。”
其實吧,無線電收發報機的運用,足以抵消了時空的距離,但朱由崧找不出理由來,也就只能牽強一番了!
馬士英還能怎麼回應,就只能說道:“陛下,茲事體大,臣還是要跟內閣商量一二才能做回復!”
朱由崧強調道:“成大事者不謀於眾!”
馬士英則辯解道:“北京還尚有些建築可容納宮廷與百官,奉天只有一座小的行宮,武昌更是什麼都沒有,若是真要遷都,少不得要進行一番建設,陛下,這些又如何能瞞得了世人呢!還有就是,朝廷財力不足,若是營建新都,錢從哪裡啊!”
朱由崧一擺手:“錢的是,馬老先生不要擔心,朕有辦法籌集出來。”
朱由崧的計劃是賣地皮,想來能讓一些商賈慷慨解囊的。
馬士英一臉苦相:“陛下,就算錢找來了,花出去那也要諸科同意的!”
馬士英的意思,制度是朱由崧定的,但決不能由朱由崧親手破壞了。
朱由崧許是聽明白了馬士英的未盡之意,沉默了片刻,命令道:“馬老先生,你先你的意見,至於後續,朕再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