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1章
沒錯,清軍的烏真超哈兵們怎麼都不明白,明軍步銃手為什麼不需要直起身來裝填彈藥----清軍銃手們也嘗試坐着或者跪着裝填子彈和火藥,但這麼做的結果卻是很難壓實了槍膛內的火藥,進而導致射程出現了較大的折扣、彈道也變得不可捉摸起來,幾乎完全喪失了線膛槍應有的精準度和大射程----就只能帶着迷糊,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見到明軍新式步銃將據險而守的清軍打得抬不起頭來,明軍的攻城臼炮就得以毫無危險的布設到了清軍旋膛銃的有效射程內,然後以大角度對躲在胸牆等防禦設施后的清軍實施吊射。
清軍根本擋不住明軍后裝線膛槍+曲射臼炮的組合戰法,一天之內被明軍推進了3公里、連奪了兩座小型堡砦,若不是小葉尼塞河上遊河谷的地形複雜、道路相對難行,清軍恐怕根本擋不住明軍的狂飆猛進----當然,東路明軍其實也擔心清軍在群山中實施穿插迂迴的戰術,所以實際也不會馬不停蹄的強行前攻,而是採取了逐步施加壓力,以策應西路軍行動的戰法。
雖然明軍採取的是穩紮穩打的戰法,但對於東線清軍來說,局面還是很糟糕的,所以,當從潰兵口中得知明軍採用了令人無法理解的射擊技術、以及明軍的步銃射程又有所增加的消息后,擔任清軍東線防禦官的愛新覺羅·巴爾堪便第一時間向新京發出了求援信。
對於巴爾堪的求援,順治皇帝頗為惱怒,認為巴爾堪有畏敵如虎的嫌疑,便派遣兵部尚書瓜爾佳·遏必隆前去督戰;但只身前往----好吧,還帶了幾名護衛----的遏必隆顯然也無法幫助巴爾堪擋住明軍的攻勢,以至於東線開戰才4天,巴爾堪部就丟了7座堡寨,後撤了12公里。
怎麼辦?
只能涼拌!
這不,親口詢問了敗兵、也用望遠鏡觀看了明軍戰鬥模式的遏必隆也拿不出解決的辦法來,就只能建議巴爾堪儘可能的利用地形襲擾明軍,籍此遲滯明軍的腳步。
一句話,想辦法拖時間,畢竟小葉尼塞河河谷曲折漫長,只要能把明軍的前進速度降下來,就可以把東路明軍沖入唐努烏梁海腹地的時間拖到降雪之後!
對!明年的事,明年再說吧,先把今年熬過去再說!
對於遏必隆的建議,巴爾堪哭笑不得,但也別無選擇,就只能在逐次抵抗的同時與派出奇襲部隊設法拖住東線明軍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