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1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35 字 1個月前

第3931章

丁勝便立即與京營騎馬步兵第4團團長黃國柱和勇士營騎兵第5團團長呂飈進行了會商,最後決定主動出擊,打清軍馬隊一個措手不及。

於是,京營騎馬步兵第4團會勇士營騎兵第5團600官兵趁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潛出北固河上游兵站,然後迅速移動到了北固河上游兵站東北方向20公裡外的卡班丘陵的北側潛伏待命。

天亮后,北固河上游兵站的塘馬聯絡上了布克誰河上游兵站。

接到丁勝指示的布克誰河上游兵站便如同移往一樣按時派出了運輸隊和300來自京營騎馬步兵第4團及勇士營騎兵第5團的護衛。

但京營輜重第9團第三哨離開布克誰河兵站15公里后,突然折返回營了,而護衛的300騎兵、騎馬步兵卻繼續前進,很快與600友軍實現會師。

會師后的京營騎馬步兵第4團和勇士營騎兵第5團的戰兵,迅速南下,撲向38公裡外的清軍馬隊宿營地。

清軍緊盯布克誰河上游明軍兵站的探馬雖然在第一時間發現不對,並立刻驅馬趕往厄得山發現通報,但也不過是與明軍前後腳而已,所以面對突然殺到的明軍,清軍根本來不及轉移,直接就被堵在了(厄得山與南面平行的干登山之間的)干登山谷中。

明軍是從西面堵過來的,清軍馬隊倒是想向東面跑,但東面有桑金達&賴湖堵住,清軍根本沒辦法由東脫離,且南北又是相對標高200多米的山坡,騎着馬根本不好爬----不騎馬,翻過山後就不好逃了----因此,別無選擇的清軍就只能在指揮官穆青和希爾根的帶領下,正面衝擊已經下馬的明軍騎馬步兵。

啥?穆青等為什麼不等明軍主動進攻呢?

原因很簡單,來的一看就是裝備了前裝線膛步銃的京營,清軍馬隊主動突擊,或許還有一條生路,但等着明軍進攻,那就只能是光挨打不能還手了。

什麼?穆青兩部也裝備了旋膛銃的呀,就不能依仗臨時營地進行防守了嗎?

清軍才多少旋膛銃和繳獲的前裝線膛步銃啊,這不要分配給各個方面,能落到穆青兩部手中的頂多也就百十桿而已,明軍擁有近九倍的火力優勢,清軍要是敢死守的話,直接就守死了,所以,穆青等選擇主動突擊是完全正確的選擇。

唯一可惜的是,穆青等清軍遇到的不是裝備前裝線膛步銃的明軍,而是換裝了更優秀武器的明軍,因此在瓢潑一樣射來的明軍銃彈打擊下,清軍很快被打蒙了----清軍突擊開始后沒幾分鐘,率隊沖在前面的希爾根就被明軍射手準確擊殺了;開戰十分鐘后,已經有300多清軍馬隊倒在了衝鋒路上。

見到形勢不妙,被滿清封為貝子的唐努烏梁海蒙部首領阿奇貝子率族人當場反水,部分漢裔八旗兵也膽寒的投降了;穆青雖然困獸猶鬥,但最終還是無法撕破明軍的火網,只能飲恨當場······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