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0章
明軍針對清軍下層官兵展開宣傳攻勢,自然是請示過朱由崧的,那麼問題來了,朱由崧不是一貫主張對八旗趕盡殺絕嗎?怎麼就突然改弦更張了?
其實勸降這件事,是楊存孝建議的,楊存孝仔細分析了武驤師第二團團屬夜不收隊、武功師第一團團屬夜不收隊的報告,認為導致清軍戰力削弱的因素有很多,但必然有軍心不穩、不願再戰這一條,所以,他請旨朱由崧實施攻心之策。
朱由崧則是根據去年明軍北伐的經驗,認為今年北伐的時間線也一樣比較緊迫,所以,為了能讓明軍北伐部隊在雪降之前沖入唐努烏梁海完成最終覆滅滿清的重任,也是為了奪取唐努烏梁海后抱有必要的人力來維持邊疆,朱由崧便接受了楊存孝的提議,同意其在前線對滿清的中下層實施誘降。
那麼明軍實施的文宣攻勢結果如何呢?
暫時還看不出來有對明軍有利的一面。
之所以明軍看起來做了無用功,是因為滿清國內的特殊情況所造成的。
這不,滿清在退出關外后,人中的男女比例就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因此為了儘快恢復旗人中男丁的數量,滿清除了把蒙古八旗、漢軍八旗以及後來兼并的蒙古各部都納入旗人行列外,還將陣亡將士的妻女都分配給了倖存者,於是便造成了八旗內部一夫多妻的局面。
在隨後的滿清國家西遷的過程中,雖然有大量的婦孺和八旗兵死在了遷移及辛苦開拓唐努烏梁海的過程中,但倖存者接收死亡者妻兒卻成了慣例,因此眼下每個八旗兵其實都有一大家子的牽挂和拖累,也因此,八旗兵中雖然也確有保命怠戰的心理----一想到自己死了,妻兒就歸別人了,未來受不受虐待還不知道呢,再兇悍的戰士,心裡都會膈應的----但只為自己活命,卻不考慮家人死活的極端自私者還是很少的,自然也就不會有人立刻產生改換門庭的想法;而那些有背棄滿清、向明軍投誠想法,乃至希望在滿清覆滅中謀求更多自身利益的清軍,在周遭人的態度都不明確的情況下,也不敢輕易冒頭,對外公開自己的態度的。
當然,話又說回來,眼下沒有人動搖,並不代表接下來沒有人動搖,一旦戰局持續對滿清不利,估計就會有一大幫子人爭先恐後的要向明軍乞降、獻媚了!
正是意識到了,明軍的宣傳對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的八旗的潛在威脅,得到愛新覺羅·多尼通報的順治皇帝明顯有些焦慮:“現在華克隆河穀道方向和阿拉克穀道方向,有屢屢傳來噩耗,形勢對朝廷極端不利,必須立刻想辦法加以改善!”
說到這,順治皇帝問身邊人道:“春耕還有多久能完成!”
一旁的廂白旗甲喇章京、二等阿達哈哈番、戶部尚書瓜爾佳·車克奏報道:“回皇上的話,各地春耕已經基本完成了。”
唐努烏梁海地區主要種植糧食類作物有青稞、燕麥、黑麥三種,其中青稞是每年四月播種、當年八月收割,燕麥是每年四月耕種、當年七月收穫,黑麥則是每年八月播種,來年三月至四月可以收穫牧草----黑麥的全生長期為240天左右,所以,滿清只能與燕麥套種,然後收穫黑麥草用於人畜食用。
順治皇帝聞言當即咬牙切齒的說道:“那就下令集結八旗,朕要御駕親征,一舉殲滅了來襲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