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606 字 1個月前

第3942章

“太子最近缺錢嗎?”

對於朱由崧的問題,新任內廠提督李泰頗有些棘手,但朱由崧還在那等着,由不得他思考,所以,電光閃爍之間,李泰還是老老實實的彙報道:“回皇爺的話,太子不缺錢!”

眼下大明親王的年俸是10000貫,太子地位高於親王,所以年俸是15000貫,而此時一名京營士兵的年俸只有24貫+18石米(肉蛋菜蔬是折成米了),約計30貫上下,也就是說,太子的年俸一年可以養兵500人,實在不少了;

除了年俸外,朱由崧還把台窩灣地區整體賜給了太子朱慈焈,讓東宮在台窩灣建設皇莊及收取自耕農的賦稅,這部分算下來,一年也能給東宮帶去17000餘貫的現金收入及另外約計22萬石的各色糧食;並且糧食收入還在隨着皇莊的擴大,而每年遞增----當然,增加速度比較慢,但由於台窩灣皇莊實際建成的時間只有十年不到,所以收益還是在擴張中,暫時不存在因為授地到期、佃租下降的問題。

即便現在一石米的價格在江浙已經跌倒了0.3~0.4貫、雜糧的價格更是跌倒了0.2~0.25貫,但22萬石,依舊可以為東宮帶去不少於50000貫的收益。

15000+17000+50000=82000,這個數字已經很高了,但這還不是東宮的全部年收入,這不,太子妃和幾個皇孫也是有年金的,雖然不多,但加在一起也不是個小數字----鄒太後去世后,朱由崧釐定了宮妃等級,將原本姬一級的美人、才人、選侍、常侍、淑女等做了歸併,從而將內命婦的等級固定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選侍等六級;同時皇帝的年供奉定為20000貫、皇太后的年供奉定為18000貫,皇后是小君、位次高於皇太子,所以年供奉定為16000貫,若是皇貴妃是皇太子生母,則年供奉定為8000貫,若皇貴妃不是太子生母,則年供奉定為5000貫,高位皇太妃與貴妃年俸定為3000貫,低位皇太妃、妃、太子妃的年俸定為1000貫,皇太嬪、嬪、太子嬪的年俸定為500貫,先皇選侍、選侍、太子選侍的年俸定為100貫;至於朱和塽和朱慈焈的其他兒女也有等同於國公一級的俸祿。

當然,朱慈焈不會用女人和子女的錢維持東宮運作,但僅僅是82000貫的年收入,也足以維持東宮的生活了,甚至花不完,所以,李泰說東宮不缺錢。

“不缺錢嗎?”朱由崧也不想兒子跟另一時空中的胤礽一樣,缺錢缺到要打國庫的主意,更不願意聽到那些貪婪的內侍背後站着的是東宮,所以,他考慮了一會,決定道。“告訴內務府,將小琉球皇莊、濟州皇莊都移交給東宮管理,另外再撥河南、河北、山東、江北皇莊十處賜給太子。”

濟州是個不大的小島,島上的土地已經開發到了極致,所以島上的皇莊很難再做擴大了;再加上濟州皇莊已經建成超過二十年了,該授的地已經更定了權屬,所以,濟州皇莊的收入不高,僅能維持自身運作而已;不過濟州目前依舊是大明鯨海-鱷海航路上重要的中轉站及內洋水師的海軍基地、京營軍牧場所在,因此濟州皇莊可以在相關服務上賺一些錢----譬如日後前往霍藩、薛藩的百姓中途暈船后的救治和養護,多少能跟霍、薛兩藩收一點錢;又譬如向內洋水師出售蔬菜什麼的,也能有一點收入。

小琉球皇莊目前也無法繼續擴張的問題,但小琉球畢竟比濟州島大了太多,所以,只要人口能維持快速增長,小琉球皇莊還是可以繼續向玉山山脈擴張的----真的無法擴張了,還能輸出人口至小琉球尚未開發及開發不多的其他地區----不過,目前朱由崧並沒有把小琉球上的金礦、煤礦都賜予東宮,某種程度上也算留了一手。

至於河南等地的皇莊嘛,那都是北伐時期的收穫,至今也有十多年了,剩下的紅利期不多了,移交給東宮,更主要是的讓朱慈焈培養信得過的內臣。

司職內侍剛要領命而去,殿外的內侍就進來通報道:“皇爺,內務府宣誠在殿外侯見!”

朱由崧對李泰使了個眼色,李泰會意的退下了,此時就聽朱由崧言道:“宣他進殿!”

宣誠進殿向朱由崧叩拜行禮,然後起身彙報道:“皇爺,各地鹽商有些折騰!”

朱由崧意識到了什麼,反問道:“可是今年鹽場拍賣出了問題?”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