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4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98 字 1個月前

第3954章

如果明軍持續在【三角堡】南牆實施爆破的話,相信【三角堡】的末日就會很快降臨的。

所以一個難題放在了【三角堡】守軍面前,接下來守軍是該繼續堅守?還是該立刻投降?亦或是以愛新覺羅·多尼的命令為借口,果決的轉身而逃呢?

最終,在明軍又一次爆破后,守備【三角堡】的清軍指揮官、廂白旗甲喇章京、巴牙喇營梅勒章京瓜爾佳·索渾有恃無恐的選擇了逃跑。

沒錯,多尼是廂白旗旗主,索渾是廂白旗大將,多尼不包庇索渾,又能包庇誰呢?

再說了,索渾的選擇並沒有出錯,多尼根本就不會處置他----眼下清軍常備軍中的這些老兵金貴的很,順治皇帝真要全面動員的話,還需要他們做出基層指揮官及全力動員后的清軍骨幹,所以,現在損失了幾百人,就等於未來數千人的隊伍會出現調度不靈的局面,故而能保存的還是盡量保存;而從這個角度來說,索渾見事不可為,主動撤退是根本沒錯的。

按下多尼怎麼處置索渾不說,明軍這邊還是在炸塌了【三角堡】南牆后,沒發現清軍的阻擊,這才知道【三角堡】逃跑了,這就讓楊存孝心裡出現了一些不安!

是的,清軍在稍有不利的情況下就選擇撤退,這其實不是什麼好消息,這意味着,滿清方面要麼做好了決戰準備、未來會與明軍拚死一決,要麼就是準備放棄唐努烏梁海、再次舉國西遷;前者明軍將面對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且被逼到窮鼠反噬、不惜代價的清軍,而後者則會讓明軍北伐的目的完全落空,且西北方向的邊患將長期存在。

但知道不妥,楊存孝也沒有解決的辦法,就只能一面將揣測通報南京,一面繼續攻打【三水堡】,以拔出清軍在【蘇烏慕刻谷】內最後及最大的據點。

或許是知道己方在火力方向遜色於明軍,或許知道自己沒辦法阻止明軍攻入【三水堡】,所以,【三水堡】守將愛新覺羅·扎哈納審時度勢,直接放棄了對城牆的守衛,然後將所部一分為三,其中紅夷炮隊撤向扼守【蘇烏慕刻谷】北部山口的【蘇烏堡】,一部五百人的兵馬撤入了【三水堡】城東南方向的寒帶密林中以為日後襲擾明軍糧隊的游擊部隊,剩下的清軍則依託城內建築,企圖打一場城市巷戰。

對,【三水堡】雖然叫做堡,實際是周長八里的一座小型城市,內中有十字大街以及附屬的兵營、衙署、寺院及庫房等眾多建築,雖然城市建設呈棋盤狀態,不是那麼錯綜複雜,但依舊可以抵消明軍的火力優勢,實現負隅頑抗的可能。

對此,沒時間耽擱的楊存孝在登臨【三水堡】城牆觀察城內格局后,便毫不猶豫的下達了焚毀整座【三水堡】的命令----明軍沒有多餘兵力守備【蘇烏慕刻谷】內的所有的清軍城堡,所以【三水堡】以及目前明軍還在使用的【巴彥侖其堡】遲早要跟【白哈堡】一樣,被明軍主動拆毀的,既然將來要拆,那麼現在燒了也一樣,還能有效的減少攻擊傷亡以及減少時間上的浪費。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