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6章
赫舍里·索尼躬身向上座的孝庄太皇太后及豫親王愛新覺羅·多尼、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博、禮親王愛新覺羅·羅科鐸等三輔王言道:“根據最新清查結果,我大清現有十七至五十歲的成年男丁四萬八千七百二十三口、十三歲至十六歲以及五十歲至六十五歲的男丁一萬五千零五十四口、十三至四十歲的成年婦人計七萬九千二百三十八口、十二歲以下的男女孩童及六十五歲以上極老男子並四十以上老婦二萬六千四百三十口,以上總計十六萬九千四百四十五口。”
略微停頓了一下后,索尼繼續道:“根據大清現有人口、牛錄情況,臣建議將現有百姓全部分戶,其中成年男丁以一人一戶編列,每一百戶重整為一牛錄,合四百八十七個半牛錄。”
“成年婦人原有丈夫的乃依附於丈夫戶下,若無丈夫及丈夫亡故的,則抽籤分配所有成年男丁;以確保普通主戶一人一妻、分得撥什庫一人兩妻、牛錄章京一人三妻、甲喇章京一人四妻、梅勒章京一人五妻;而分配下來多餘的成年婦女統一歸入宮中,然後由宮中分配給旗主、固山額真、諸王、貝勒。”
“十二歲以下的男孩稱為養育戶,父親尚在,列在父親的戶口之下,成為附戶,待滿十三歲以後單獨開戶;若父親已死的,則依舊稱為養育戶,由宮廷統一撫育,日後編為單獨的牛錄;”
“六十五歲以上極老男子成為贍養戶,兒子尚在的,列在兒子名下,一樣稱為附戶;兒子不在了,由宮廷贍養;所有附戶不服兵役,主戶名下有附戶的,每多一人,稅賦減半,名下有三名附戶的,不但不用交稅,朝廷還給予相應的補貼!”
“四十歲以上老婦,有人收留的可隨人居住,若無人收留,則由宮廷分配給各旗主、固山額真、諸王、貝勒家中服務;十二歲以下的女童,則與十二歲以下的男孩一樣,有父母養育的,隨父母居住,沒有父母養育的或父母無力養育的,由宮廷統一養育,並由宮廷日後配給長成的養育戶。”
“主戶,每戶授地百畝或草場三百畝,有餘力者自行開荒,稅賦這塊,一成收穫交國家、一成收穫交旗主、一成收穫交牛錄章京;牛錄章京授地三百畝或草場千畝,有餘力者亦可自行開荒,但不能隨意強迫牛錄下旗丁幫忙開荒和耕種,牛錄章京的授地需每年向朝廷及旗主各上繳一成收穫;”
“旗主,授地一千畝或草場三千畝,此外暫不建議旗主再行開荒拓殖,當然,這一千畝土地和三千畝草場,不用向朝廷交稅!”
“壯達、撥什庫、分得撥什庫、甲喇章京、梅勒章京具都非世襲,因此沒有額外授地,但允許自行開荒,不過一樣不允許強迫普通旗丁勞作;”
“對於壯達、撥什庫、分得撥什庫、甲喇章京、梅勒章京,朝廷會給予一定的祿米;拖沙喇哈番以上功爵、將軍以上宗室將由朝廷授予一定的爵祿。”
根據索尼的建議,經過調整后,清廷看似背了一個很大的包袱,但也獲得了未來增加牛錄的可能,一定程度上是有利於兩黃旗壯大的;但眼下各旗的財力物力都已經到了難以維繫的程度,所以,是不能反對宮廷把包袱接過去的。
“此外,臣以外眼下朝廷用度緊張,委實不能再有更多不必要的支出了;所以,臣建議,宗室中僅保留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固山貝勒、輔國公、輔國將軍五等爵,其餘諸爵予以取消,功臣中原分為一二三等的各爵合併為一級。”
索尼報告完,退到一邊去了,此時就見瓜爾佳·遏必隆出列言道:“眼下我大清成年男丁雖然還有四萬八千七百二十三口,但其中十三四五歲的男丁其實不太合適列為正軍,而扣除這些年紀較小的成丁后,可戰之兵一共只有四萬一千零十七人。”
別看還有四萬多適齡軍人,可這些人是不能同期服役的,否則地就沒有人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