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2章
“陛下,昆堅都司鴻臚分寺奏報,建虜答應朝廷去大清國號、恢復后金國號,福全小兒也由大清皇帝降為後金汗王!”楊維垣先揚后抑道。“建虜還答應派福全的弟弟玄燁為人質,入質大明,並以多羅貝勒常阿岱為告罪使,前來大明謝罪!”
朱由崧聽到玄燁這個名字,眼眉當即一挑,臉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但他並沒有因此多說什麼,只是問道:“其他條件,建虜是怎麼答覆的?”
“建虜不準備向大明稱臣,還認為自己是與大明同等的大國,所以,堅決不接受朝廷在其國內派遣監國使,也不願意接受其國主變更時需要大明批准認可的要求。”楊維垣說到這,頓了頓,才繼續道。“領地劃分上面,建虜同意退到阿勒坦泊一線,大約後退了二百四十里,基本上雙方對分西線山區;賠款方面,建虜咬死了只能賠二百五十萬兩,多一分也沒有了!”
朱由崧想了想,問楊維垣道:“鴻臚寺的意見呢?”
楊維垣回應道:“鴻臚寺上下對此進行了談論,也徵詢了兵部、禮部、御馬監、大都督府及兵科和禮科的意見,一致認為若是雙方能平分薩彥嶺-阿爾泰山地利的話,大明不派監國使也可以,三百里山地,基本已經可以保證大明在西北有必要的預警時間了。”
“至於建虜以為自己是與大明一樣的大國,希圖維持其國獨立,鴻臚寺以為,朝廷現在是鞭長莫及,真要是名義上的羈縻其實也沒有太多意義,去國號帝號也是一樣,更多的只是噁心建虜,並不有任何的約束,倒是人質在手,日後也有操作的餘地。”
朱由崧聽到這,插話道:“若建虜不稱臣的話,那年貢就沒有了,這可是筆外快啊,不拒多少,至少能貼補丁零、昆堅等地的駐軍支出,不能就此沒有了吧!”
楊維垣苦笑道:“建虜現在幾乎山窮水盡,只怕敲骨吸髓也榨不出多少油水了!真要一年只有個一兩萬貫,還不如貿易來錢快呢!”
朱由崧思考了一會,冷笑了起來:“建虜能有什麼好貨物可以跟大明交易的!這樣吧,既然建虜一定要在和約里寫上通商一條,且又不肯交納年貢,就讓建虜交開市費吧,一年三千健壯奴隸。”
楊維垣應了一聲后建議道:“陛下,三千奴隸估計多了,且建虜手上也沒錢採買大明的貨物,不如,讓建虜用健壯奴隸交換大明的商品,價錢上浮幾成,也省得讓建虜對開市費心生塊壘了。”
朱由崧琢磨了一下,同意了:“建虜可以用無本的收益獲得大明商品,大明則可以從建虜手中獲得必要的人力補充,倒也是互利互惠,不過,這生意怕是別人不好做,就只能祥福瑞去做了,另外,得到的奴隸也不能安置在唐努烏梁海,得異地安置了。”
朱由崧的後面一句是解釋為什麼這個生意只能由祥福瑞來做,畢竟普通商人是求財的,是沒辦法承擔人口運輸中的巨大消耗的。
說罷這句話后,朱由崧對楊維垣說道:“卿繼續說鴻臚寺的意見吧!”
楊維垣便往下說道:“建虜要求朝廷不在其與別的國家乃至大明藩屬的戰爭中支持反對勢力,其實也是空話,朝廷真的暗中支持了,建虜還能撕毀了和議,與大明再度兵戎相見嗎?相反也是一樣,建虜若是與大明藩屬發生了衝突,朝廷也是過問不了的,頂多就是終止了雙方貿易而已,但那是傷人傷己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朱由崧同意道:“這方面的要求的確是面子工程,無非是對內對外說得過去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