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2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335 字 1個月前

第4102章

奧廖克明斯克城頭上,謝苗·亞歷山大耶維奇·雅各特諾夫男爵正一臉凝重的看着城外臨時建築的窩棚、帳篷,忽然副官過來報告道:“督軍,明國人的勸降使者來了。”

在督軍的注視下,副官吞吞吐吐的說道:“根據明國使者的說法,西西伯利亞方面組織的反攻已經完全失敗了,有超過4000人的羅斯軍隊被明國人打死或俘虜,所以,我們已經沒辦法指望西西伯利亞方面的援助了。”

在克敵堡(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方面的明軍輕鬆擊敗俄國南路反攻軍后的第七天,從北路實施反攻的俄軍打響了尼鎮堡(尼庫利諾)戰役,結果與南線的情況一致,北路先在進攻戰中被穩紮穩打的明軍挫傷了銳氣,接着又在得到增援后的明軍的反攻下被打得落花流水,最終進攻尼鎮堡的五千多俄軍中,僅有不足一千五百人能成功逃脫,其他不是被明軍殺死,就是成了明軍的俘虜。

考慮到勒拿河沿線的俄軍如今已經成了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孤軍,所以,接到西線捷報的東線明軍指揮官、高車都指揮使同知歸真卿才再次派人對已經山窮水盡的雅各特諾夫督軍進行勸降。

是的,從雅庫茨克西撤的雅各特諾夫男爵一路集結勒拿河沿線俄國移民,等走到奧廖克明斯克的時候,手上已經有近二千五百人的規模了,某種意義上已經有了跟東線明軍決一死戰的可能----東線明軍僅有2個勇士營的騎兵團和1個勇士營的騎馬步兵團,全部戰兵才900人,之前還有一定的損失,所以眼下能戰之兵頂多也就800出頭----但問題是,俄國人這邊的糧食已經見底了,所以,根本不可能與明軍長期糾纏,必須進一步的西撤。

然而,此時一個噩耗傳來,之前按照雅各特諾夫督軍指令先一步實施撤退的基廉斯克方向(含基廉斯克周邊的俄國定居者),在沿着下通古斯河西撤時,與下通古斯河與葉尼塞河交匯處的新奧林堡----奧林斯克原本位於葉尼塞河左岸,不太方便阻擊順着下通古斯河西進的撤退俄人,所以明軍便在葉尼塞河右岸更合適實施狙擊的位置,建設了一處小型堡壘,稱為新奧林堡----一線遭到了明軍的阻擊。

由於明軍事先在下通古斯河河道中布設了攔河木樁,俄國軍民乘坐的小型船隻無法順利突破,選擇走陸地也會受到明軍的槍炮阻擊,因此,除了少數冒險進入森林的俄國軍民或有機會逃回葉尼塞河以西,其餘俄國軍民在強行突圍無望后,就只能灰溜溜的原路返回,並在距離奧林斯克約180公裡外的韃靼斯克居民點進退兩難的停留了下來。

此時,擺在雅各特諾夫男爵面前的其實就只有投降一條路可走了,但督軍還是存在某種幻想,幻想着俄國高層不會放棄勒拿河流域,一定會派兵反攻的,屆時他就有機會反敗為勝了,但隨着明軍勸降使者的點破,這最後的希望也化為了泡影。

聽完副官的報告,雅各特諾夫督軍瞪着牛眼向副官問道:“親愛的彼得留斯先生,請你告訴我,中國人的說法有多少是真實的?”

副官苦笑道:“明國使者帶來了一面射擊軍的軍旗,我不認為這面軍旗是假的!”

這面軍旗是克敵堡戰役的戰利品,至於尼鎮堡戰役的戰利品還沒有能送到歸真卿的手中,不過,光這面射擊軍的軍旗就已經足夠擊潰奧廖克明斯克城內俄國軍民的戰鬥意志了。

督軍猛然咒罵道:“都是一群蠢豬,科爾格爾·杜力耶夫是,射擊軍的指揮官也是!”

副官抿着嘴站在一邊聽任雅各特諾夫男爵歇斯底里的發泄心頭的不滿,好半天後,等男爵罵不動了,才請示道:“閣下,我怎麼答覆明國人?”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