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3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77 字 1個月前

第4123章

群臣敗退後,朱由崧對身邊內侍吩咐道:“去吧陳博祺、余龍叫進來!”

幾分鐘后,候在偏殿的大都督府參軍司掌司事陳博祺、同掌司事余龍來到了朱由崧面前。

待兩人參拜后,朱由崧對他們說道:“起來吧,把南面的作戰準備跟孫先生說一下。”

在陳博祺的謙讓下,余龍從懷裡掏出一張地圖,請內侍掛了出來,然後指着地圖對朱由崧及孫傳庭介紹道:“莫卧兒乃是天竺霸主,國土方圓三百萬里以上,人口二三千萬、極端情況下可以帶甲百萬,且又有大炮火銃騎兵象兵,戰力不俗;但若聽其統一天竺,則對大明而言,並非好事,因此陛下指示,借口莫卧兒之主奧氏失言,對其進行必要之打擊,削弱該國力量,阻止該國統一天竺,並趁機謀求擴大在天竺沿海的利益。”

介紹完戰爭背景后,余龍繼續往下說道:“莫卧兒眼下雖然如日東升,但其一如秦統六國之時,根基並不穩固,被莫卧兒滅亡之天竺諸國的權貴們時有作亂,而尚未被莫卧兒消滅的天竺國家也對莫卧兒萬分警惕,每每兵戎相見。”

“所以,莫卧兒雖強,但絕無可能把力量集中起來對付我朝兵馬;並且我朝由海路入侵天竺,就算失敗了,莫卧兒國也可能追擊出海,威脅到我大明在天竺、緬甸等地的利益。”

“此次出戰,陛下以當年蒙古【長子西征】為範例,稱為【次子西征】,即以緬甸、南安等藩不能繼承家業的次子、三子為名義討伐天竺,當然,諸藩除了出名義外還要出必要的兵馬,但指揮還是由朝廷派人負責。”

“目前,緬甸四王、四公、三侯已經同意出兵三萬五千餘,南安藩將出動四十艘戰艦及一百餘艘運輸船,暹羅願意出兵四千、占城出兵二千、真臘出兵二千、蘇祿出兵八百、文萊出兵三百、馬打藍出兵五百、萬丹出兵三百、馬來各藩出兵二千,另外天竺都司還募兵八千,以上合計五萬五千人。”

天竺都司的兵馬主要是由日本雇傭兵、泰米爾雇傭兵、亞齊兵以及少量安南兵組成的。

“此外,阿豪馬、阿拉干、大小盤盤等國兵馬在開戰後,也是予以呼應······”

余龍大致介紹了情況后,朱由崧發話道:“孫先生,此戰的兵馬雖然不少,但軍兵來源蕪雜,指揮起來困難,所以,朕想着由你作為督師,前去天竺節制,旦有違令者,卿可持上方劍,先斬後奏!”

為什麼讓孫傳庭去天竺坐鎮呢?

原因並不複雜,歸根結底是為孫傳庭接任內閣首輔鋪路----孫傳庭其實只要去坡州坐鎮即可,甚至待在龍牙門也沒問題,真正的前線指揮是高郵縣伯吳三桂;打贏了,孫傳庭加官進爵,打輸了吳三桂背黑鍋。

孫傳庭自是明白怎麼回事的,所以,向朱由崧探問道:“陛下,臣什麼時候南下?”

朱由崧看向余龍和陳博祺。

陳博祺立刻回答道:“孫閣老年歲已大,怕是不耐海上風浪,不能坐快船,所以最好這一兩天就出發······”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