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懲奸除惡(1 / 2)

朱由榔的態度很明確,綠營兵也分很多種。

這其中既有清軍入關前後那段時間就“歸降”的,也有孫可望叛變后被迫跟着主將改換門庭的。

前者已經被徹底同化,和滿洲八旗沒有什麼區別。

殺起同胞來,這些綠營兵甚至比滿洲八旗還狠。

在朱由榔看來這種綠營兵,不論軍官還是士兵都不該留。

至於那些剛剛降清不久的,還沒來得及被同化的,雖然有罪但罪不至死。

朱由榔也認同李定國的論調,大面積殺俘不是明智之舉,這樣一來以後清兵知道被俘必死,勢必拚死抵抗。如此一來大明將士將增加許多不必要的損傷。

但是只殺軍官震懾力又不夠,而且這麼多俘虜能吃掉不少東西,眼下可沒有那麽多吃的給他們。

所以朱由榔決定殺掉一批罪惡深重的綠營兵,留下一些沒有什麼大錯的。

了解清楚了皇帝陛下的想法,李定國覺得很有道理。

普通士兵犯了錯也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只是一些是死罪一些卻可以活命。

“既如此,陛下覺得該如何分辨這些俘虜類型呢?”

李定國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這些綠營兵都已經剃髮,從樣貌上看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分別。

“這個簡單,可以令普通士兵進行指認。一個兩個或許會有遺漏錯誤,但說的人多了便不太可能有錯了。”

朱由榔頓了頓道:“殺掉其中那些罪大惡極的,留下其餘的打散去挖礦做苦力,也算是將功贖罪。”

“陛下英明。”

李定國適時的送上一記馬屁。

朱由榔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繼續道:“據說此戰收穫頗豐,糧食雖然不多,但錢財卻是不少,該是夠給將士們發一段時間軍餉了。”

永曆朝廷的問題還是太窮了。

搶掠清軍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

...

...

當明軍士兵告訴綠營俘虜需要他們互相指認那些降虜已久,罪惡深重之人時,他們不由得面面相覷。

明軍這是想做什麼?

或許是要區別對待吧?

不然要分開做什麼?

他們之中有不少原來孫可望麾下的士兵,與晉王麾下的士兵多少有些關係。

雖然李定國和孫可望之間鬧掰了,但底下士兵卻沒有什麼深仇大恨。

嗯明軍一定是想挑出那些原來“大西”部的兵卒,留他們一條活命。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他們決定主動表露身份。

“虎子,是我啊,我是鐵牛。”

“旭子哥,我是二柱子啊。”

“趙三哥,咱倆是一個村子的。我是村頭孫寡婦家旁邊的何家二小子何常。”

一時間綠營兵俘虜紛紛開口,你一言我一語根本停不下來。

很快明軍就完成了綠營兵身份的甄別。

被俘的三萬人中僅有三千人是原先入關前後就降清的,剩下的幾乎都是跟着孫可望降清的原雲貴明軍。

要對身份複核也很容易,畢竟從口音就能聽出,還有很多人彼此間本就認識。

這一消息彙報給朱由榔后他並不感到驚訝。相反這也是符合常理的。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