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來自舟山群島的驚喜(第一更,求推薦票,求追讀!)(1 / 2)

當然除了培養士兵們的榮譽感外,制定嚴苛的軍規軍紀也是十分必要的。

必須要讓將士們從心底清楚當兵打仗不是鬧着玩的,戰爭不是兒戲。

他們肩上肩負着的是保家衛國的責任,言談舉止代表的都是大明。

明末那種兵不如匪,搶掠百姓的局面決不能在新軍中出現。

至於普魯士軍團中的士兵種類,朱由榔覺得沒有必要照搬。

但一些很有特色的兵種類型倒是可以保留。

譬如擲彈兵。

擲彈兵單獨編製,士兵需要負責投擲手榴彈,所以必須保證士兵生長的孔武有力,有足夠的力氣來投擲。

至於火槍兵、炮兵自不必提。

除此之外朱由榔決定從新軍精銳之中單獨抽調出一隻燧發槍兵團。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士兵還是得配備火繩槍,而德萊塞針擊槍根據佛朗西斯科的反饋,仿製難度很大,也很容易遇到技術瓶頸,基本可以放棄了。

反倒是燧發槍仿製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順利的話,燧發槍是可以實現千人左右的列裝的。

這個數量不算多,也不算少了。

擁有一支千人燧發槍精銳,可以隨時對敵方主力實施有效打擊。

排隊槍斃滿清八旗的場面,想想不要太美。

當然,完全仿製出一千隻燧發槍需要大量的時間,這需要朱由榔去爭取。

毫無疑問,燧發槍兵的作用是用來線列攻擊,配合騎兵、炮兵實行火力壓制,這是精銳中的精銳,必須進行資源傾斜力保。

除此之外,朱由榔還準備成立一支獵兵隊。

他們的作用主要是偵查,作用和斥候哨騎類似。

獵兵是真正的勇士,需要單獨面臨許多特殊的情況,所以必須精力充沛,擁有強大的心臟和承受力。

最後便是自由營了。

一個滿編普魯士自由營士兵數量在五百人到七百人之間,朱由榔可以根據南明新軍的情況進行調整,略微增加一些人數到一千人。

自由營追求的是機動性,儘可能的只配備帳篷、輕炮,隨時可以支援友軍。

也就是說其充當的是一個補缺的作用。

哪裡需要它他就會出現在哪裡。

除此之外,朱由榔還準備給滑膛燧發槍配備刺刀。雖然這樣會給燧發槍增重不少,但在必要時刻,白刃肉搏時刺刀發揮的作用不言自喻。

相較於法式火器,普魯士火器最大的特點是追求射速而不是準度。

換句話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只要你打的比對手快,就佔據了先機。

至於準度的問題可以靠密度和量來彌補。

線列陣和排隊槍斃不就是干這個的嗎?

在士兵的日常訓練中,齊射是最重要的一項!

只有練好了齊射,燧發槍兵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線列步兵的排陣很有講究。

一般來說,早期線列陣中一名士兵的右手必須放在其右邊士兵拿滑膛燧發槍的左手後邊,這樣有一個問題就是會顯得很擁擠。

朱由榔決定稍作調整,將士兵的間距變成手肘之間相接的寬度,也就是在半米左右。

這也是為了適應燧發槍的特點。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