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施琅率部趕到餘姚的時候,發現餘姚城四周的城門都已經被卸下。
疑心極重的施琅認為是明軍在擺空城計,並沒有立即進城。
不然萬一貿然進城,明軍卻在他們入城的時候殺出定會損失慘重。
他是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才從鄭氏的魔爪中逃出投奔清廷的,自然把個人性命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功勞可以慢慢掙,但腦袋若是沒了,可就全完了。
施琅當即決定派出哨騎四散偵查,弄清楚事情的究竟。
花費了很長時間,施琅才從支離破碎的信息中得出一個結論,明軍已經撤離餘姚了。
他直是又驚又喜。
他驚的是鄭成功竟然變得這麼求穩,絕不據守陸上城池。他喜的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一樁大功勞。
當然,對朝廷說起時便成了他浴血奮戰不顧個人生死,將餘姚從明賊手中奪了回來!
在確認餘姚城中沒有明軍后,施琅得意洋洋的騎着高頭大馬進城。
城中瀰漫著一股血腥的氣味,一些地方的血跡還沒幹。
不過施琅絲毫不在乎,帶兵之人生生死死見得多了,一將功成萬骨枯在他看來是再合理再正常不過的了。
施琅率部來到縣衙前,見照壁前壘起一座京觀直是駭了一跳。
看這人頭的數量至少也有上千人吧?
應該都是總兵章有方麾下的綠營兵。
這章有方也太無能了,竟然連抵抗一下的能力都沒有,完全任人宰割。
不過如此一來對施琅卻是一樁好事。
他可以把這些清軍綠營的首級冒稱是明軍首級。唯一有些麻煩的是這些清兵頭上的辮子。
嗯,需要簡單處理一下。
最簡單的辦法自然是把辮子減掉,頭髮剃光。
這樣向清廷邀功的時候可以謊稱為了運輸方便把頭髮剃光了,不然髮髻一來佔地方二來容易藏污納垢。
只是這首級的數量還是有些少,施琅當即下令命清兵捉一些餘姚百姓來殺良冒功。
亂世人命賤如草芥。
在施琅心中,這些百姓的性命和豬狗沒有什麼分別,都是他升遷的添頭。
唯一讓施琅有些不爽的是四處城門都被明軍破壞了。
如此一來他心裡總覺得不踏實。
萬一明軍又殺一個回馬槍怎麼辦?
那時他的處境豈不是比章有方還要差?
短時間內想要重新修好城門是不可能的,施琅只得命士兵們搬運石塊將城門堵住。
這樣雖然他們出不去,但外面的人也進不來,不失為一條良策。
想不到他出山的第一戰如此輕鬆,莫名其妙的就把功勞攥到了手上。
這麼看還得感謝郎廷佐。
總督大人在關鍵時刻能夠想到施琅,這令施琅十分感激。
吃水不忘挖井人,施琅也準備在給清廷上的奏疏中替郎廷佐美言幾句,分他些功勞。
至於追擊明軍,施琅根本就沒有想過。